|
为了那个“足球梦” |
——访市足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马俊珉 |
|
|
近日,我市体育运动学校女子足球队在奥体中心进行训练。 记者吴晓强摄 |
|

|
|
□本报记者 吴晓强 在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亚洲女足预选赛上,中国女足顺利出线,获得里约奥运会女足比赛入场券,其中中国女足两名队员杨曼、赵雪均是由潍坊体校培养输送的。 消息传来,国人振奋,更振奋着我市足球界。4月2日,在奥体中心,记者专程采访了正在陪足球队伍训练的市足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潍坊市体育运动学校副校长马俊珉。 马俊珉告诉记者,国家和各级政府对足球改革发展的方案和意见,其宗旨是通过推进足球改革发展工作,全面开展校园足球、社会足球等基层足球活动,大力提升足球运动水平,实现普及与提高、群众足球与竞技足球相互促进,推动足球运动协调发展、全面进步,推动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马俊珉介绍,我市足球运动协会成立于1986年5月20日,是经潍坊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及潍坊市体育总会的团体会员,是潍坊市在山东省足球运动协会注册及在中国足球协会备案的唯一合法的会员协会。设有裁判委员会、教练委员会、校园足球委员会、社会足球委员会、新闻宣传委员会等相关机构,具体负责相关的业务工作。第三届潍坊市足协现有会员82名,来自全市11个县市区及市直单位,理事会成员27名,来自6个县市区及市直单位,所有人员无专职均为兼职。 2015年潍坊市足协举办了潍坊城市足球联赛(冠军队代表潍坊市参加山东省“齐鲁超级联赛”)、潍坊市足协杯比赛(冠军队代表潍坊市参加山东省足协杯比赛)、潍坊市足协友谊杯比赛、潍坊市室内五人制足球联赛、潍坊市城区小学生足球比赛。2016年将继续举办以上赛事,目前城市足球联赛已于3月20日开幕,每周日在交通职业学院、高新区实验学校足球场进行。通过近3年各项赛事的组织开展,带动了我市业余足球俱乐部的培养和建设。截至目前,我市有3家足球俱乐部在市民政部门、市足协注册备案,另有40多个各种形式的业余俱乐部、业余足球队也正逐步走向正规。各项赛事的开展,提高了我市广大足球爱好者的参与热情,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足球。 据悉,我市组建市少年队承担我市参加省运会任务,目前在校男队队员30名、女队队员37名。中国女足杨曼、赵雪两名队员是由潍坊体校培养输送的,山东省女子足球队潍坊籍队员最多,我市女足历届省运会成绩一直保持在前两名,处于山东领先地位。男子足球队因种种原因,市体校于2011年4月才开始组建,2014年省运会获得第六名,目前处于中游水平。 足球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切实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体育部门的专业作用、教育部门的引导作用和社会力量的服务作用,逐年加大足球的普及力度,培养越来越多的足球人才和爱好者,实现中国的“足球梦”。对于下一步我市足球改革发展,马俊珉向记者道出了个人的一些建议。 建立市县各级足球发展事权与财政支出责任划分机制。各级财政是担负足球投入的主体,是加快足球事业发展的主要途径。近些年,随着国家的综合国力和财政能力的逐年提高,各级财政应率先在足球的财政方面发挥应有的宏观调控作用,为足球的发展提供更多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建议相关部门对足球事业发展制定一个操作性强的奖励标准,各级财政部门根据标准对足球事业发展较好的地方进行奖补,提高地方加快发展足球事业的积极性。 解决好制约足球发展的场地问题。在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程中,加大对学校运动场地,尤其是农村学校运动场地的建设倾斜支持力度。将其他适合足球运动的社会场地资源,有计划地向社会开放。属于国有资产的场地,可免费开放;商业运作的足球场地,可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利用社会资源支持足球发展。如可将足球场地数据录入当地足协数据库,根据足球活动开展实际情况,由当地足协统筹安排场地资源,编报场地使用情况统计,当地财政、体育、教育部门从足球专项经费中按具体使用情况给予场地所有权方一定场地使用费。 解决好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师资问题。加大对现有足球教师的培训力度。建议各级财政增设足球培训经费预算项目,切实发挥鲁能泰山足球学校设在我市的有利条件,对我市有足球特长的体育教师进行理论和技能培训,实现我市各级各类学校5年内达到校校有足球指导教师的目标。逐年引进一定比例的足球专业教师。在培训现有师资的同时,每年列出一定比例的学校足球教师引进计划,逐步建立校园足球教师梯队,确保校校能够开设足球课程。鼓励足协等社会团体参与学校足球教学活动。当地体育、教育部门要出台指导性文件,鼓励引导足球社会团体和爱好者为学校开展足球活动提供帮扶或志愿服务,缓解学校足球教学师资短板问题。 解决好制约足球发展的安全保障问题。针对足球体育活动与学生运动伤害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学校体育运动安全问题,建议出台校园体育运动无过失伤害安全防控方案,提出校园无过失伤害责任承担的解决措施,规范无过失伤害解决渠道,完善校园体育运动风险防控转移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开展体育运动的后顾之忧。参照校园防控方案,出台针对运动员乃至社会足球爱好青年的运动风险防控转移机制。 加强校园足球与青少年精英足球的协调发展。目前教育部门校园足球普及程度不断扩大,很多校园足球形成县区联盟,体育部门也要按照国家、省足球改革方案意见筹备组建青少年精英足球学校或足球训练基地,在大力开展校园足球的基础上,加强我市足球后备人才的储备。如何建立并加强校园足球与青少年精英足球的协调发展,将成为各级足球竞技水平提高的关键环节。建议可选择7-8所小学、2-3所初中作为我市足球后备人才训练网点,以潍坊市奥体公园场地设施资源成立我市足球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对全市各年龄段优秀的足球人才,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进行集中培训,同时结合省运会足球项目参赛运动员年龄要求,重点培训、重点投入,完善足球梯队建设,为省运会打好基础,更好地向省以上专业队输送人才。 建章立制,明确财政资金用途,提升薄弱项目。针对目前市级及以下足协、足球教学科研等机构安排资金几乎空白的现状,建议有关部门联合出台相关文件,明确财政资金用途,用于提升薄弱项目,并严格进行绩效考评,以奖代补。对市足协组织举办的各项赛事活动,可根据赛事规模给予一定经费补助;对社会各种足球培训机构、业余俱乐部等参与校园足球、少儿足球培训工作的,可由相关部门委托当地足协、足球教学科研部门,根据相应评估考核办法对其进行评选,对业绩优秀、业务规范的培训机构给予适当奖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