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荟萃的殿堂 文化艺术的盛宴 |
——写在中国(潍坊)陶瓷、紫砂艺术名家名品展览开幕之际 |
|
□本报记者 潘来奎 起源于秦汉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文明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这其中,陶瓷是主要的贸易商品和文化载体,因此海上丝绸之路也被成为“陶瓷之路”。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战略决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景德镇是世界瓷都,潍坊是风筝之都、中国画都。两个有着灿烂文化的古老城市在今年文展会期间,联袂举办中国(潍坊)陶瓷、紫砂艺术名家名品展览。展览本着“学术、高端、传承、创新”的原则,立足于弘扬传统陶瓷文化、普及陶瓷知识、提升鉴赏水平、展示创新成果,打造文展会陶瓷文化品牌,构建当代艺术陶瓷传播、交流、收藏、投资的平台。 本届陶瓷展可谓精品荟萃、名家云集。简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大特点: 一是规模大。本次展览面积6000平方米,共分形象展区6个,特装展区20个,标准展位66个,有180多位陶瓷艺术家作品参展,陶瓷艺术作品达万件。值得一提的是,近200位艺术家亲临展览现场,为历年之最。他们将现场与观众互动,不仅现场展示才艺,还会为观众释疑解惑。 二是水平高。参加本次展览的国家工艺大师有15人,其中以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校长宁钢教授为代表的学院派艺术家,代表了国内当前陶瓷界的最高水准。宁钢教授是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设计学)成员,教育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中华国家级陶瓷大师联盟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的作品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为国礼送给外国元首。而广东省潮州市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陈仰中先生和其子省高级工艺美术大师陈坚的作品联展,代表了海派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也是高水平海派陶瓷艺术代表第一次到潍坊参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鲍志强先生也是紫砂界的领军人物。此外,参加展览的省级大师也不少,整个展览省级工艺大师占80%以上,体现了整个展览的艺术性、学术性。 三是分布广。瓷窑是艺术和实用价值的完美结合。我国现存的磁窑遗址有越窑、定窑、钧窑、汝窑、磁州窑、龙泉窑等,各省各地可谓数不胜数,历代名窑也是星罗棋布。此次参展作品来自景德镇、广东潮州、浙江龙窑、山东淄博等,涵盖了国内大多数窑口,具备全国陶瓷展展览的雏形。 四是人数多。本次展览除了瓷器界有代表性的大家,还有90多位中青年艺术家参展,包括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国陶瓷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王爱红教授,珠山新八友、景德镇职业学院俞明福教授,省高级工艺大师许艳春等知名陶艺家都亲临展览现场。景德镇好多青年艺术家被“中国画都”、“世界风筝都”等美丽光环所吸引,也纷纷慕名结团而来。 五是乡土味浓。在景德镇市等陶瓷艺术发达地区,有很多山东籍的艺术家在陶瓷界很有名气,例如在景德镇陶瓷学大学,就有20多名山东籍教授,有很多山东籍学生也扎根在景德镇等地,还有一些山东的书画名家也开始从事陶瓷画画,把书画艺术与陶瓷艺术融合发展。组织山东籍的陶艺家回家乡汇报展览,赢得了这些老乡艺术家广泛好评。 六是参与性强。潍坊有很多古陶瓷收藏爱好者,也形成了一定的交易市场。本次展览中,景德镇陶瓷大学利用本校古陶瓷研究所的展品,通过陈列展示及相关的图像文字配套展示,现场讲解答疑,真实呈现大众宋元以来至民国的陶瓷发展演变历史及瓷都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的创作成就。本次展览还举办陶艺制作技艺演示,现场进行揉泥、拉坯、雕塑等制作技艺的演示,举办陶瓷鉴赏、收藏讲座,举办“中国陶瓷艺术名家名品拍卖会”活动,让观众大饱眼福。 人间四月芳菲尽,鸢都美景入画来。让我们一起徜徉在瓷器的世界里,共享千年文化盛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