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基础 破瓶颈 增亮点 |
大虞街道奋力开创振兴发展新局面 |
|
|
今年以来,面对新常态、新任务,大虞街道紧紧围绕“振兴发展”这一主题,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区内领先、市内一流”为工作标准,坚持“强基固本、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破瓶颈、惠民生、优服务,全面推动城市经济提质增效和社会治理创新提升,奋力实现大虞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狠抓项目突破 拓展发展空间 抓好拆迁项目。坚持依法操作、公正征收、整体推进,在保障居民权益前提下,落实好刘家、田家剩余户的稳步征收以及乐川街、卧龙街的道路征收工作。目前,晨晟世纪城二期项目区内的征迁户已全部拆迁完毕。 抓好招商项目。搭建“招大引强选优”平台,对北虞、陈家、刘家、田家等重点地块的功能定位、产业规划要及时建立对外协调沟通和宣传推介,重点引进投资规模大、产出效益高、科技附加值高的大项目,积极打造优势产业链和税收增长链。对未开发地块,把开发商务楼宇、大幅度增加非住宅比例作为硬性指标,提高招商准入门槛。 抓好在建项目。落实街道领导包靠、问题会商解决制度,加快玫瑰熙园、晨晟世纪城南区、江山帝景二期等6个续建、新建项目以及附属医院改造、和睦家医院、育才学校、潍坊十中扩建等社会事业项目的整体推进工作,保持投资强度和项目推进力度。 突出提质增效 壮大经济实力 大力发展园区经济。重点培育玄武滨水新城、大虞文化创意小镇、东盛广场双创示范基地、孙家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园等四大园区。以抓好田家旧改项目、刘家晨晟世纪城招商开发为带动,对虞河东岸、玄武街两侧高端规划、科学布局、集约发展,打造集休闲购物、餐饮娱乐、商务办公等配套齐全的高档生活居住区。东盛广场双创示范基地,借助已有资源优势,将已建成楼宇、闲置楼宇和在建楼宇整体规划设计,明确孵化区、创业区、生活区、服务区等功能定位,建立一体化成长链条。大虞文化创意小镇,对旧村进行保护性开发,分区打造;完善西区规划方案,逐步推进“文化+创意+体验+交易+旅游”运作模式;探索推广PPP模式,引进民间资本加快发展;将东区纳入二期规划,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打造全市文化产业新高地。孙家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园,通过欧乐生活平台,开发更多的智能健康产品,拓展完善养老产业链条,努力打造全市智慧健康养老“第一品牌”。 做优做强楼宇经济。深入开展楼宇经济提质增效计划,通过市场运作、业态调整等措施,优化楼宇企业结构,提升楼宇经济品质;依托丹桂里金街、潍坊中心等7栋商务楼17.7万平方米的载体空间,培育商务商贸、创业孵化、文化教育等新兴产业楼宇,增强商务楼宇对产业的承载力和拉动力。 培育壮大集体经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发展为引领,制定实施《社区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引导股东参与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强化规范管理,确保集体经济安全运营。创新发展路径,优化资源配置,变资源优势为资金优势、发展优势。 抓好社区创新 提升治理水平 完善社区治理结构。深化社区“大党委”制,试点运行网格“大支部”,加快推进二级网格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社区监督委员会“1+3”运行机制,发挥社区“大党委”的统领承托作用。 创新社区运行机制。抓好“由民做主”落实,优化“由民做主”理念下的社区协商机制。做好“四社联动”扩面工作,提升社区治理专业化水平。健全矛盾调处机制,深化社会平安社区建设共建共享机制。 强化社区服务功能。积极强化完善为民服务平台、养老服务平台、数字沟通平台、创业孵化平台、党员服务平台,提高社区精细化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居民互助服务、党员便民服务等向社区延伸覆盖,实现社区服务零距离。 优化社区队伍结构。抓好社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壮大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建立完善社区干部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社区干部干事创业、进位争先的积极性。 强化规范管理 提升城市品质 加快基础设施改造。扎实推进虞中老宿舍、虞新花园等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优化居住环境。 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四通一治”便民工程,抓好东庄便民市场建设和十中街便民市场等规范整治工作,创新提升集贸市场管理水平;强化空气扬尘污染防治,推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加强虞河周边管护,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加强长效机制建设。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城市工作体制机制,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结合文明城市创建以及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提炼城市精神,提升市民荣誉感、责任感,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 突出短板补强 服务民本民生 兜住底线民生。开展结对扶贫专项行动,提高脱贫攻坚实效;统筹各方资源,扎实做好各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服务工作;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 优化居住环境。开展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进安全监管、隐患排查全覆盖;探索小区管理大委会制度,完善物业公司准入、退出机制,打造一批示范小区,逐步实现物业管理全面规范。 提升居民素质。积极开展“身边好人”、“传承文明家风”、“最美家庭”等主题文化活动,全面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加快文化设施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开展社区文化进楼院活动,提升辖区居民的综合素质。 夯实基层基础 优化发展环境 全面加强“法治大虞”建设。深入推进“六五”普法,提升干部群众的法治观念、法治意识。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推进依法决策、依法办事。 提升“平安大虞”建设成效。构建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防控责任体系,完善二级网格排查机制,以更细更实的工作措施抓好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防控工作,努力营造安全、和谐的居住出行环境。 突出党建品牌建设。大力推进社区党建品牌创建,每个社区打造一个党建品牌,以品牌建设带动社区党建提升。构建党务、政务、社务、商务、法务“五务合一”的立体服务模式,打造楼宇党建新品牌。以区域化党建为带动,按照“便于管理、便于服务、界定清晰、全面覆盖”的原则,提升二级网格“六有”水平。 加强基本能力建设。以“两学一做”活动为契机,开展“学习型机关、研究型干部、创新型团队”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干部勤廉作风,提升干部思想境界,提升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干部服务水平。推行“一统五分”工作推进机制和“三清一明”责任制,倡树“以民为重”、“以德为先”、“以法为界”、“以干为荣”的“四为”社区工作理念,提高引领新常态的能力。 记者吴晓强 通讯员韩振勇 赵洪鹏文/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