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7版:风筝会·特刊 高新区篇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盛会聚焦
 
标题导航
践行新理念 高新再起航
2016年04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争当全市科学发展的表率 产业升级的样板 创新驱动的示范
践行新理念 高新再起航
  外教在给小朋友们上课。
  外媒记者团来高新区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采访。图为新加坡记者(右)翻看阅读《中国日报·高新报道》。
  小朋友们在山后王家社区的文化广场上玩耍。
  福寿东街谷德广场前的大型LED屏正在用中英文进行宣传。
  城建洒水车正在维护绿化带。
  中国(潍坊)3D打印技术创新中心。
  盛瑞传动8AT生产线一角。
  盛瑞传动凭借两个世界首款8AT加速开启工业4.0的“盛瑞时代”。
  利用3D打印桌面机制作出来的摩托车模型,部分组件是可以转动的。
  福田汽车山东多功能厂新引进的焊接机器人。



  这是一个春花烂漫的时节。
  这是一个波澜壮阔、创新发展的时代。
  “十二五”期间,高新区坚持“科技化、国际化、生态化、法治化”发展导向,全区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在深入推进“三次创业”、实现转型发展的“十三五”的五年,高新区将全面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做大做亮高新技术产业、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三大任务”为抓手,争当全市科学发展的表率、产业升级的样板、创新驱动的示范。
  创新发展:
增创科技支撑新动能

  人间四月,春风煦暖,花开满城。充足的订单让潍坊新力超导磁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心里像春天一样温暖。今年6台5.5T低温超导磁选机的生产指标中,5台在年初就已被客户预定,而且承载企业新型市场的经济型产品已经问世,即将进入产业化进程。
  “继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的低温超导磁选机量产后,被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的1.5T(特斯拉)核磁共振超导磁体样机2月份在公司正式下线。”新力超导公司首席运营官李培勇说,目前它的指标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磁场均匀度已经超过了日本三菱。它的市场前景也非常好,每年国内大概需要1000台(套),而以前都是需要进口,并且占90%左右。
  据了解,自2009年底与中科院启动战略合作以来,新力超导公司在6年时间里,科研院所成果转移转化进程进一步提速,其研制的超导磁选机和超导除铁器项目先后填补了国内空白,进一步树立了企业国内超导应用领域行业领军者的地位。“把他们的技术成果转化,通过我们推向市场,市场使用过程中反馈一些信息,使他们在技术上进一步提升完善,这样就实现了长期的合作共赢。”李培勇说。
  如何帮扶企业瞄准行业前沿搞创新?高新区大手笔引进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助力本地产业转型升级,辐射带动全域创新发展。目前高新区已汇聚北大、清华、中科院的蓝色智谷获准共建中国(潍坊)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成4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孵化器;率先建立省级海智工作基地,建成首家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向高端科技资源要效益已经成为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弯道超车的新动能。作为辐射、带动高新区乃至全市的龙头,蓝色智谷这艘要素资源集聚的生产力航母也在不断丰富有效挂载,以更加精准、集约、高效的服务助力项目孵化、企业成长、成果转移转化,实现平台的服务内涵式提档升级。
  据了解,截至去年12月底,潍坊蓝色智谷已引入企业73家,聚集产业基金5只,转移转化科技成果30多项,承办创新创业活动40多场次。在成功破题、起好步的基础上,今年蓝色智谷将着力扩容提质增量,为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在更大范围、更高舞台上提供要素支撑。
  “我们将积极协调与国家及省市相关部门的关系,做好共建工作;创新园区管理和服务模式,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和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在新型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孵化器集群效应、政策先行先试、科技金融融合发展、专业高效的科技服务等方面起到示范作用,带动潍坊乃至全省创新创业及科技服务产业发展。”蓝色智谷服务中心主任石炳信说。
  正是看好了蓝色智谷最新技术、最新成果策源地和孵化器的科技前沿这一阵地,从事光电活性纳米新材料研发和生产的山东星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初把研发平台放到了清华启迪之星孵化器,希望通过自有研发平台和孵化器平台的双向互通实现企业快速成长。
  星美新材料公司总经理陈兴军说:“这两个平台一个是技术的平台,一个是市场渠道的平台,我们希望在技术和市场结合中,通过碰撞发现更好的机会。”
  更多的创新资源还蕴藏在民间。借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契机,高新区掀起了众创热潮,特色各异的“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作为专业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的平台,云思六度众创空间成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吸引了100多家创业团队签约入驻。
  “我们有这样的技术平台,占有很多国外信息共享的资源。”云思六度众创空间负责人高敏说,潍坊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给了企业机遇,企业在这个机遇下打造一个众创、众筹、众包的众创空间。
  “云思六度正在成立一个创投基金,我们希望能得到它的扶持,加大我们在全国的推广力度。”好品潍坊平台创始人秦彤说。
  如今在高新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成长,多轮驱动的新动能不断汇聚。到2020年,高新区力争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达到8%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728亿元、年均增长10.4%,集聚国家级创新服务平台50家以上,科技服务结构50家以上,每年新增创业企业500家以上,以优质增量发挥先发优势,从而实现引领型发展。
协调发展:
提升城市发展新层级

  “十二五”期间,高新区加快迈入一流国家高新区行列的步伐进一步提速,五年间在全国国家高新区的位次前移了8名,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十三五”,全域城市化发展的新动力从何而来?高新区以协调发展理念为引导,统筹城市、产业与社会联动发展,加快打造功能完备、业态繁荣、形象高端、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复合型科技园区。
  目前,高新区已先后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被省政府纳入全省“6+1”模式参与创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首批开展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工程的23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其主导实施的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已辐射带动滨海、高密、诸城等6个高新技术产业园,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强引擎。
  园区集约发展,功能片区是主要载体。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今年高新区将重点打造“一带两区十园”发展格局。做大做强若干个特色功能化的片区,高新区在企业发展、项目集聚、产业集群培育、资源整合方面更好地发挥“园中园”的作用,在全市的创新发展、引领发展上起好带头作用,当好科技创新的高地,科学发展的引擎。
  谋全局,高新区瞄准对全市发展贡献力、影响力、带动力最大的“公约数”做文章;谋一域,大到重点项目,小到一花一草,高新区也在寻求层级创新。
  对于发展日新月异的城市来说,街道两旁绿色苗木损坏的现象不可避免,如何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补救考验着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而在高新区,借助一部手机及其背后的智能管理系统,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过去,道路巡检发现问题只能靠人工记录、电话报修、事后统计,城市管理相对滞后,而高新区城建部门去年上线的‘易位’智能巡检系统,让全区30多名工作人员实现了城市巡检的无缝覆盖。”高新区智能巡检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巡检人员发现苗木缺失的问题,通过手机客户端将问题反馈到中心平台上来,平台收到后发给绿化养管科,再安排相关企业进行处理。像这样的情况处理一般在一个星期之内,相关企业处理完之后同样以照片的方式上传给中心平台,这样就能做到事事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据了解,智能巡检APP运行以来,高新区累计收到涉及群众利益方面的城市管理问题412条,完成392条,完成率达到95%以上,城市管理日趋精细化。
  “通过智能巡检系统后台大数据分析,可以找出城市建设的薄弱环节,我们根据问题频率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避免现有问题重复出现,降低了城市管理成本。”高新区智能巡检指挥中心主任卞海燕说。
  规模和质量并重,城市服务功能和品位形象同步提升。据了解,高新区今年将投资15亿元实施96个城建项目,投资2.8亿元开工建设1180户集中居住区;借助智慧城市工程,整合提升路灯照明、路灯WIFI、环卫车辆及智能巡检系统,建设城市管理数字大平台;启动道路建设、公厕运营等项目建设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3亿元以上,以基础设施硬件的完善和管理服务软实力的提升全面推进城市化。
  增强城市发展新鲜活力和内生动力,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撬动点在哪里?在海王医药,通过抢抓“互联网+”机遇,以新业务开拓新型消费,以新供给培育助力二三产业跨界融合。
  山东海王的“阳光集中配送”一度成为全国各地复制的商业模式。潍坊市是国家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城市之一,作为本地企业,海王也在谋求传统医药流通企业向集成服务商、增值服务商和技术先进型现代服务企业的转型跨越,而向“互联网+”看齐让企业找到了突破点。作为山东海王现代医药物流综合服务平台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已经上线的ERP系统实现了实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者的统一。
  “之前客户下订单往往通过电话、邮件,这种方式传递的速度比较低。”海王银河医药公司信息技术总监王海亮说,现在通过这个系统,客户可以及时地下单,准确地看到他的订单的执行状态,这样对客户来说变得简单直接,对企业来说也更好地提高了服务质量。
  支持海王这样的服务业龙头企业抢抓“互联网+”机遇,促进线上线下融合,除了增加生产性服务业供给,高新区也在优化生活性服务业存量,突出特色,做大体量。据介绍,2016年,高新区将集中力量打造现代金融、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健康养生四大品牌,投资61亿元,重点建设51个服务业项目,新增限额以上企业5家以上,力争服务业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绿色发展:
现代产业新体系重塑核心竞争力

  “三次创业”征途上,可持续发展的“恒动力”来自哪里?高新区瞄准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生态化”,全面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圈,以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聚集性和可持续性为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重塑核心竞争力。
  采访中,记者走进盛瑞传动8AT变速器的生产线车间,只见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盛瑞传动继去年年底第三万台8AT变速器下线后,今年前两个月,变速器生产又迎来了一个小高峰,预示着盛瑞传动8AT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进程进一步提速。
  据介绍,2015年,在传统产品销售下降36%的情况下,盛瑞传动8AT销售逆势而上,增长412%。而步入2016年,这种火爆的产销形势一直延续至今。
  “1月份我们生产了9000台,2月份因为春节原因我们生产了7000台,3月份生产了10000台,比去年单月最高产量还要高,整体来看我们今年会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水平。”盛瑞传动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宋廷彬介绍,一季度,盛瑞传动实现了开门红。与此同时,作为填补国内插电式混合动力AT空白的世界首款前置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8AT正在搭载样车,也将进行一系列的标定工作。
  作为全市重点打造的“科技创新高地、科学发展引擎”,高新区着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通过突出园区布局、龙头带动、集群扩张,实现膨胀壮大。目前已创建10个国家级、17个省级产业化基地,并形成了汽车装备制造、声光电子、生物医药、软件信息、新材料五大主导产业,半导体发光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首批十大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试点之一。
  优势传统产业持续焕发生机,而引领未来更高水平的新产业、新业态也在茁壮成长。
  在潍坊恩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记者发现,公司货架上的产品都属于高端私人订制,工艺、原料、包装各不相同,可以说是全国精品的大杂烩,但有一点相同的是,个性化产品之所以得到客户的肯定,离不开恩源大数据的强力支撑。
  “恩源经过17年的沉淀,有了百万级的会员,我们把这些数据进行了汇总,跟我们上游的厂家进行合作,上游厂家根据需求对这些会员进行了个性化的定制。”恩源信息科技公司项目经理窦冰介绍。
  全国范围内调配资源服务客户需求,这源于恩源在电子商务领域的不断拓展。作为目前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新兴产业,高新区对电子商务的高度重视和强力培育让恩源找到了区域产业服务的契合点和发力点。
  窦冰说:“我们也是结合恩源B4C和源网平台,基于潍坊本地食品以及农产品产业的一些优势,打造了一套符合潍坊本地产业实际的闭环生态系统,然后也避免了潍坊一些食品及农产品企业,在初期盲目地在一些传统平台上打价格战来提高自己的品牌影响力,这样也保证了他们的利益,我们也争取潍坊农业在互联网时代下保持它的影响力。”
  基于高新区的产业基础和优势,恩源将继续创新服务模式,通过搭建平台,让城市的特色和优势真正面向全国客户展示出来。
  “我们不仅想帮助更多的农产品及食品行业,我们还想通过大数据联盟,包括一些云计算、物联网相关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帮助更多的比如工业、海洋产业等潍坊的一些优势产业分享到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福利。”恩源公司市场策划部经理韩玉琳如是说。
  老优势、老企业转型突破,新产业、新业态崭露头角。
  为保证企业生态结构更加合理规范、实现发展稳健,高新区打出了一系列培植有生力量的组合拳:重点企业的“一企一策”精准扶持、培育“瞪羚企业”的小巨人提速计划、企业改制深入推进、创业型企业孵化平台和基地不断膨胀……政策的全面护航也让致力于打造全国一流测绘信息产业高地的山东测绘信息产业基地高新园区迈入了发展快车道。
  “作为省市共建的全国10+1地理信息产业园区,我们有省里、市里赋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这样既能吸引到潍坊本地的一些企业入驻到这里来,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吸引到全国一批有实力、有影响力的企业来到我们园区。”山东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基地运营公司经理徐紫苑说,这样通过内强外因,互相借鉴,可以共同把我们地理测绘信息产业做强做大。
  “十三五”开局之年,高新区着力在内涵增长和永续发展上下功夫,全面优化产业生态圈,以绿色发展重塑核心竞争力。据了解,今年高新区将全面提升汽车装备制造、声光电子、生物医药、软件信息、新材料五大主导产业,特别是推进新兴钢材、建材、保温材料、医用材料及非织造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的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利用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品牌,加快电商孵化器建设,发展大数据产业,布局发展生命健康产业;重点支持三田科技、天瑞重工等30余家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发展,持续壮大企业群体,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主要指标保持10%以上增幅的任务目标。
开放发展:
打造国际化先行示范区

  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化正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源。高新区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全面推进创新国际化、产业国际化、功能环境国际化,全力营造聚集新兴产业发展和吸引海外人才创业的国际仿真环境,加快与全球互动发展共赢的脚步,打造国际化发展先行示范区。
  日前,山东航维骨科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传来喜讯:经过三年多的等待,公司自主研发的万向锁定金属接骨板系统正式获得美国专利和商标局、欧洲专利局的专利授权。
  作为一家年产值2000多万元、100多人的科技型小企业,航维骨科依托科技创新,在国内行业已经小有名气。但比起全国三十个省市的产品销售网络,国外的5个客户不仅数量少,而且销量也一直提不上去。为此,企业主动寻求“走出去”契机,期望通过专利先行,开拓国际市场。
  “首先代表我们产品的水平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也为我们的产品开拓这两个市场打下了基础。”航维骨科公司董事长孙德修说,只有走出去分享国际市场这个“大蛋糕”,企业才有更好的发展。
  培育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扶持有实力的企业向海外要发展空间,高新区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目前,全区已有100多家企业的产品销往国外,在境外设立分公司、办事处、营销中心及研发中心100余处;注册国际商标771件,注册范围扩大到90多个国家和地区。“十二五”期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99.8亿美元。前不久,高新区市场监管局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授予的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权,可直接登记经所在地政府及其授权部门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外资支机构以及其他授权范围内的外商投资企业,为在高新区投资的外资企业开通了登记管理“直通车”,成为高新区大力倡导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
  主动融入国家、省市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大局,高新区坚定不移地推动“招大引强”和“外向开拓”,扶持优势企业扩大海外市场、建设海外工业园,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海外孵化器。政府优厚政策的“手”在发力,企业迈向海外的步伐也在提速。
  “您好,我是潍坊新海软件于大为,现在跟您商量下4月份互访的日程。4月15日到20日主要是参加潍坊风筝会和高密梨花节。”采访中,新海软件国际业务部工作人员正接洽韩国客户。
  作为一家软件公司,新海软件自主研发的海E通跨境电商服务平台落户韩国,不仅实现了两国农产品的直接贸易,而且为促成韩国南源市朱川面和高密市胶河生态发展区结为友好乡镇铺架了桥梁。
  “从单纯做买卖到现在定期到双方国家互访,借助我们搭建的这个桥梁,他们的合作领域也拓展到了文化、旅游等方面。”于大为介绍,目前300多家韩国企业入驻海E通平台。继韩国、白俄罗斯之后,今年起新海软件海外战略将全面开花。
  “为让我们的业务更快地走出去,我们会在美国西雅图、韩国釜山、欧洲奥地利、中国香港建立我们的海E通体验中心,同时让我们潍坊的农产品更快更好地走出去。”新海软件公司电商运营部经理郭翔宇说。
  打铁还需自身硬。国际化不只是“走出去”“请进来”,修炼内功更重要。高新区启动了国际化五年计划,切准国际脉搏,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软环境。
  高新区英煌国际幼稚园外教Andy在闲暇之余,喜欢阅读报纸《中国日报·高新报道》。“这份报纸很有意义。因为它是英文报刊,提供了很多关于潍坊高新区的信息,对我们了解潍坊高新区的发展现状很有帮助。”Andy说,“不仅仅报纸,高新区电视也有国际节目和英文翻译,非常方便。”
  为营造宾至如归的氛围,高新区创办了全国国家高新区及全省各县市区中首份与中国日报社合办的高端英文报刊《中国日报·高新报道》,并在高新电视频道开播国际电视节目、使用中英双语字幕,编制了外国人工作生活一本通,设计了外文网站、宣传册等。酒店、宾馆、商场、会议中心、公厕等公共场所环境全部看齐国际标准,还设立了外国人俱乐部,不断增强外国人的归属感。
  4月12日上午,在高新双语国际学校,外教GAY正与其他学科老师共同完成一年级PYP课程。作为该学校的特色,这种以活动设计为主体、内容涵盖各个学科、中外教师配合参与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通过推进国际课程建设,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自主环境,高新双语国际学校还把国际游学作为学生真实体验国际生活的重要抓手,为更多学生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合作搭建平台。
  学校执行校长董梅说:“现在的时代是扁平化的时代,将来孩子的竞争完全是一个全球化的竞争,所以作为一个学校来讲,培养孩子必须面向未来,面向全球。”
  像培育国际化学生一样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开放环境,高新区今年将重点做好硬件功能完善、软件服务提升、有效载体支撑工作:高标准建设歌尔国际小镇、潍柴国际社区、国际学校、国际医疗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加快双语标识工程建设和双语服务推广;引进国际化中介服务组织;成立中美创新园运营公司、中医科技创投基金、中德人才基金和硅谷创投基金;出台提高市民国际化素养的意见,群策群力,打造富有人情味的开放型城市。
共享发展:
增进民生建设新福祉

  办好利民之事,尽好安民之责。“十二五”期间,在居民对生活质量提升的渴望中,高新区听民声办实事,平均每年占财政支出62.5%的资金用在民生领域。而未来,围绕增强辖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高新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普惠性社会民生事业,在社区建设上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惠民,一手抓治理,持续扩大均等化公共服务供给,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抓惠民,高新区加大民生和惠民政策力度,倾力解决供暖、燃气、集体经济、社保、医疗卫生、社区卫生服务站、子女入学入托、义务教育均等化等问题,让居民真正共享高新区发展的成果,推动乡村文明行动向纵深推进,提升善行义举四德榜,充分弘扬正能量。抓治理,突出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力争覆盖全区。同时,重拳出击,打霸治痞,始终保持对违法事件的高压态势。
  “身上有两个慢性病比较难治,用了好多法,贴了好多膏药,拜访了好多名师,也花了好多钱,不太管用。用了这个机器之后,两种毛病都得到了明显的好转。”60多岁的代大爷是富华社区的居民,一个多月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中医药理疗服务之后,他便成了这里的常客。
  大病进医院,小病找社区。群众对健康品质的提升对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高新区瞄准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做文章,越来越多像富华社区卫生服务站这样中医药特色鲜明的医疗服务机构,补齐了基层医疗服务的短板。
  幸福民生,健康为本。针对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站大多以西医为主,中医药优势难以发挥的现状,高新区通过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充实中医药人才队伍,夯实基层中医药服务基础,各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应用比例不断提升,并成功获批“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这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地方政府在中医药工作方面的最高荣誉。
  “社区居民来到之后,不再是简单地拿个药,打个针,而是能享受到我们的中医药特色服务,治疗和保健相结合,既便利了社区居民,又能够提升我们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和水平。”社区服务站医师胡广娜说。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高新区把资金投入到民生需求呼声最高、最薄弱的环节,“十二五”期间,全面实施了“先诊疗后付费”“五减五免”等20项医疗惠民措施,全部完成“村改居”和集体资产改制,养老保险、五保、三属抚恤、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现城乡并轨,新建续建11所学校和幼儿园,保证均等化公共服务供给无缝隙、全覆盖。
  “随着全域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东部群众对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通过实施集团化办学策略,充分发挥高新双语办学优势,把多年积累下来的小班化教学、差异化教育、家校共育等办学特色复制到东风学校来,实现了区域内优质资源的均衡配置。”潍坊高新双语教育集团总校长袁月娥如是说。
  据了解,高新区持续兜底民生底线,年计划内开工4所、建成启用5所学校幼儿园,新建3-4处社区卫生服务站、2处国医堂,争取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将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50元,并提高社会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标准比例;新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处,新增养护床位100张。
  让群众走出来,有处去,玩得高兴,越来越多的娱乐活动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常态。在构建这种文化生态的过程中高新区着力在补短板上下功夫,用阵地提升工程助力群众幸福指数攀升。
  在新城街道鲍庄社区文化广场,记者看到,当地居民正在广场上玩得不亦乐乎。“之前我们没地方玩,吃完饭之后也就是在家里看看电视。广场建起来之后不光我们受益,周围居民也过来玩。广场上经常举办一些文化活动,挺好的。”一位社区大娘说。
  坑洼泥地转身变成社区文化休闲广场,居民休闲健身不用再去其他社区挤。去年下半年,新城街道鲍庄社区一块此前闲置已久的空地被改造成设施齐备的文化广场。
  高新区文化局副局长马斌说,去年他们共建了9个群众文化广场,给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机会。
  以“建广场、送演出、送电影、送戏曲、送图书、送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一建五送”文化惠民工程让高新区万余名社区群众受益。今年,高新区将继续推进社区文化大院、社区书屋、电子阅览室和社区文化广场等设施建设,深入开展社区文明行动和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创新大社区服务方式,探索实施“政社互动”管理模式,守好安全红线,筑好和谐稳定防线,以生态文明的宜居宜业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肩负使命,怀揣梦想,发展中的高新将向着更高层次奋勇迈进、茁壮成长……
    本报记者贺德良
    通讯员刘杰 庄健 郭雅靖文/图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