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弘扬镇山文化 祈愿国泰民安 |
——第四届中国(临朐)沂山文化节暨丙申年东镇沂山祀山大典掠影 |
|
5月7日,第四届中国(临朐)沂山文化节暨丙申年东镇沂山祀山大典在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临朐县沂山风景区东镇庙内隆重举行。 据《史记》载,黄帝曾登封沂山,汉武帝亲临其下,令礼官祀之。隋、唐、宋、元、明、清,历代屡有增封,祀典不废。汉代祭祀过程包括击鼓鸣钟、祭酒、敬香、宣读祭文、乐舞告祭等环节。自此,十朝十六位帝王的登封诏祭,终造就了沂山数千年的镇山文化。 为了进一步传承镇山文化,弘扬传统礼仪,真实再现历代帝王祀山的恢宏场面,让人们寄托国泰民安的美好祈愿,感受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独特魅力,沂山风景区在2013年跻身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后,又对东镇沂山祭仪进行挖掘梳理,放大效应,精心打造集传承、展示、观光、休闲、互动为一体的东镇沂山祭仪综合传承中心,打造国学和传统教育基地,并于2014年成功申报“东镇沂山祭仪”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自2013年始,沂山在每年的5月7日都会举行祀山大典,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四届。本届祀典严格按照汉代礼仪进行编排,再现了汉武帝祭祀沂山山神——东安王时的恢弘场面。活动共分五部分:一是开场乐舞;二是沂山文化节开幕式;三是祀典,内容为恭请神位、礼敬三牲、礼敬献花、礼敬上香、恭行奠酒、恭读祭文、行施拜礼、乐舞告祭、典礼告成九项;四是汉武帝祭祀表演;五是歌舞表演。 沂山文化节暨祀山大典不仅促进了沂山生态旅游与历史文化的有机融合,更对东镇沂山祭仪的传承和保护,乃至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现在进行的传统教育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传承、丰富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记者甄士光 本报通讯员张新民 王洪成杨卫国 李永财文/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