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 (记者刘文研)记者从5月25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市委、市政府“两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对于推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便民化,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实施意见》共分为五部分,提出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走在了全省前列。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快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建设,确保城乡居民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公共法律服务。积极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逐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开展公益性基础法律服务等。有效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加大公共法律服务保障力度,强化宣传引导,让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了解使用公共法律服务。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共有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中心等各类法律服务机构347个,法律服务站点、律师工作室等237个,月均办理公共法律服务事项3万余件,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保障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