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扛起雷锋精神的大旗 |
——记东关街道奎文门社区雷锋党支部 |
|
□本报记者 薛静 提起奎文区东关街道奎文门社区的雷锋党支部,社区内没人不翘大拇指。自成立至今8年,这个党支部坚持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在无怨无悔的服务群众中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党支部先后被评选为省、市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并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工作先进集体”殊荣。如今,在雷锋党支部的带动下,奎文门社区志愿者队伍目前已发展到五支,社区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良好气氛蔚然成风。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与其他党支部相比,雷锋党支部的成员有些特殊,他们是一群离退休的老党员,平均年龄将近60岁。但年龄不是问题,在这些老党员们看来,丰富的生活和工作经验是他们开展工作的最大助力。为党支部取名为“雷锋”,也正是大家最真实的心理写照。 律人先律己。成立之初,雷锋党支部就通过建章立制,规范支部运行,建立了“自我关爱、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运行机制。将政治理论学习摆上重要位置,常抓不懈、持之以恒,让老党员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支部党员赵景荣编写的《和谐社区三字经》,在社区党员中广为传诵,成为党员教育的“活教材”。 一个支部就是一支火炬 雷锋党支部就像一支火炬,播撒了光明,也传递了温暖。支部成立了爱心基金,用来帮扶社区困难家庭。社区居民韩玉丽不慎坠楼重伤,支部立即捐款并多次到医院看望;社区居民高新宇罹患骨癌,支部主动为他捐款3000元;支部还组织开展了“雷锋精神薪火相传·情系山区公益行”关爱活动,为贫困少年儿童捐款捐物价值2万余元。截至目前,雷锋党支部已帮扶380余人次,协调社会捐助资金达24.5万元。 在老党员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参与到共建和谐社区、共创美好家园中来。现在,雷锋党支部与四支青年志愿者队伍(泰华义工维修服务队、白鸽助学服务队、哈弗爱心理发服务队、卫生保洁服务队)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志愿服务时,在雷锋党支部的统筹下,各分支队伍共同参与,从而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家庭 随着队伍逐渐壮大,如何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东关街道党工委将雷锋党支部升格为雷锋党总支,在9个社区分别建立各具特色的功能型党支部,配齐配强支部成员。同时,积极推动向全区延伸,共组建特色化功能型党支部133个。同时,雷锋党支部根据社区网格化管理划分的区域,将工作延伸至“二级网格”,设立了后门街第一党小组、奎文门第二党小组,全覆盖、最前沿地开展服务活动。截至目前,雷锋党总支共有党员119名,入党积极分子11名,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2015年,奎文门社区建设了70平方米的雷锋党支部活动中心,设置了展示和交流两个功能区,供党支部开展活动和集体学习使用。在活动中心周围,打造了雷锋精神主题文化墙,用雷锋小故事、雷锋格言等的方式将院墙变成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让居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雷锋精神的熏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