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运-20列装首飞 |
“鲲鹏展翅”助力“战略投送” |
|
|
 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军用运输机——运-20飞机在列装空军航空兵某部后,于日前成功首飞,标志着国产大型运输机在最终形成战斗力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空军指挥学院教授王明志7日接受记者采访,解读运-20首飞非同凡响的历史意义。 首飞,见证空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史。王明志说,运-20拉开了中国空军运输由使用引进的国外喷气式运输机转变为使用国产喷气式大型多用途运输机的序幕,在设计与制造方面集聚了几代中国航空人的聪明才智,保持了先进的总体技术水平和良好的战术性能。 王明志表示,作为一型集战略与战术空运功能于一体的大型运输机,运-20列装空军航空兵部队,首先将显著提升我军的战略投送能力。今后,在运-20飞机机群支撑下,我军主战装备、作战物资及全副武装的作战人员,可由战略纵深直接快速投送至战场,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力量投送模式,直接驱动我军联合作战理论和作战方法的创新发展。 另一方面,运-20大型运输机装备空军航空兵部队,将进一步突显空军战略性军种的地位。在运-20飞机机群的支撑下,将极大提升争夺战略和战役制空权、空中阻滞、近距航空火力支援、战役战术机动的能力,以及实施战役及特种空降作战的能力,强大火力与远程机动能力的有机结合,使空军能够对我军联合作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要甚至决定性的影响。 同时,运-20大型运输机具备作为国家飞行器的特殊属性,跨洲际的远程机动能力将强有力地支撑国家力量的全球快速到达,支持“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有效应对“走出去”战略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遂行抢险救灾、人道主义救援等多样性行动,真正实现只要国家政策所需、空军就能以最为迅速的方式将国家力量送达。 (据新华社成都7月7日电) ■评论 大运列装体现大国追求和责任 由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大型多用途运输机——运-20飞机日前正式列装空军航空兵部队。大运“鲲鹏”的成功列装,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工业水平全面提升的重要标志,体现了大国追求和责任。 我国广袤的国土和漫长的海岸线,决定了大型运输机的重要战略地位;地震灾害救援、海外撤侨等紧急事态发生时,也需要国家空中运输力量的投放和及时有效支援。 拥有自己的大型运输机是国人半个多世纪的梦想。大运列装是全体研制人员科技报国的集中体现。大飞机专项工程自2007年立项研制以来,面对底子薄、基础差、时间紧、任务重等诸多挑战,凭借大联合、大协作布局,集成近千家科研、生产单位成果的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全国上下一盘棋,最终攥成一个有力的“拳头”。 当今世界,只有极少数国家具备研制大型运输机的能力。我国在研制大运之初,可以说是“零”起步,实现了3年发图、5年首飞、9年交付,创造了世界上同类飞机研制交付的新纪录。 大运列装更体现了大国责任与担当。大运兼顾了大型运输飞机的多任务能力和民用飞机的适航安全性要求,集成了各个行业的最新成果,能够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及抢险救灾、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