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潍坊周末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关注
 
标题导航
让古老民间艺术焕发青春
滋味总在慢中煲
乡情深深深几许
2016年07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古老民间艺术焕发青春
——杨家埠木版年画创新探索聚焦(上)
  ①
  ②
  ③
  ④




杨家埠年画欣赏
  ①福禄寿三星
  ②天女散花
  ③富贵荣华
  ④门神
           侯江宏摄
  □本报记者 尹莉莉 侯江宏
  如何对杨家埠木版年画实行“活化”保护,让这一渐行渐远的文化遗产融入当代人的生活,我市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借力互联网+众筹这一创新模式,让人们穿越时空与文化遗产对话,唤醒了中国传统文化“活化石”的代表之一,让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出了青春活力。
  杨家埠木版年画全国第一个网上众筹项目——杨家埠明清古版年画京东网上众筹,从5月23日上线,6月22日结束,历时一个月,众筹成功。参与众筹人数1349人,筹集金额63415元,完成目标金额的634%,参与众筹的杨家埠明清古版年画八个品种,众筹262幅(套)。其中,参与无私奉献、不需要回报的309人,捐款897元,众筹资金将全部用于杨家埠木版年画明清古版的保护和传承。
  文化的力量来自扩散性,文化产品只有在市场中被消费才会产生真正的文化影响力。众筹成功,不仅是文化金融创新探索的成功,也充分反映了广大民众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工艺的情怀。
年画离现代生活有多远?
  您还记得,小时候过年家家户户贴的年画吗,您多少年不曾见到了?也许,用不了多久它将会失传,人们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家埠木版年画应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作为潍坊的一张文化名片,杨家埠木版年画应得到更多的关注,使其能够传承和发展。
  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优秀的文化创造,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杨家埠木版年画,自明初露倪端,清朝成熟、定型算起,最早的距今已有七百多年,依然原汁原味存活于民间。如此传承久远的民间艺术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可谓古代文化的“活化石”。
  杨家埠木版年画,始于明代,繁荣于清代,衰落于民国,迄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中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无价瑰宝,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家埠明清古版年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学术价值、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是珍贵的木版年画历史资料,是研究中国美术史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更是集民间美术精品之大成。
  让我们重拾旧时的记忆,重温绵延上千年的民俗文化,感受传统民间工艺的沉淀与用心,为保护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为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传承奉献一份爱心。
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一场与杨家埠木版年画穿越时空的对话悄然展开。
  杨家埠木版年画触“网”,并不偶然。这是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近年来,我市举办文展会和中国画节的文化引领作用凸显,潍坊人能接触到的艺术种类和层次也越来越丰富,口味和境界也越来越高。从在家门口初尝民间文化盛宴,到接受被誉为“可见之诗”的油画欣赏,不管是土生土长的民俗文化,还是“阳春白雪”的高端画作,潍坊人欣然接受,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收藏队伍,印证了盛世收藏的说法。
  2016年5月19日,为弘扬、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潍坊市杨家埠木版年画社与山东中恒国际酒店集团合作的明清古版年画《富贵吉祥》众筹项目,在京东金融网上通过审核,开始上线众筹。
  经过4天的预热,5月23日,杨家埠明清古版年画《富贵吉祥》终于在京东众筹上闪亮登场,上线第一天实现目标金额的169%,取得开门红。这是全国第一个杨家埠木版年画众筹项目,标志着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正通过互联网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这次走进“互联网+”的木版年画是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经典,是以“富贵吉祥”为主题,从杨家埠木版年画社馆藏的明清古版中选出最具代表性的《福禄寿三星》《富贵荣华》《天女散花》《门神——神荼、郁垒》《丹凤朝阳》《年年有余》等六套古版,这些古版是国内现存古版中年代较早、存世较少、品相较好、保存较完整的明清古版,代表着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不同风格,是明清古版年画的精粹。
  木版年画《福禄寿三星》是中国民间崇拜的福星、禄星、寿星的合称,寓意三星高照喜临门。《富贵荣华》画面内容祥和雍容,寓意高位厚禄富贵荣华。《天女散花》画面飘逸灵动,寓意春满人间、吉庆常在。《丹凤朝阳》寓意完美吉祥、前途光明。《年年有余》是杨家埠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吉祥图案,寓意生活富足,每年都有多余的财富及食粮。《门神——神荼、郁垒》门神是杨家埠历史上最早印制的年画,神荼一般位于左边门扇上,郁垒则位于右边门扇上,两位门神皆身着斑斓战甲、手执大锤、怒目圆睁,民间俗称大锤将门神,寄托了劳动人民希望消灾免祸、趋吉避凶的精神需求,表达了广大民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发起众筹,保护古版,刻不容缓。杨家埠明清古版木版年画当下的生存现状,可以用濒危来形容,因存放条件差,有些古版已经开裂。
  杨家埠木版年画社社长王永海说,据木版年画专家预测,杨家埠木版年画明清代古版年画木刻版的拓印寿命最多为2000次(即2000幅)。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古版,本次众筹每种限量拓印2000幅,本次项目筹得的资金,在扣除所需原材料(宣纸、颜料、装裱底衬),拓印装裱人工成本,包装费及水电费,快递费,版权及营业税后,将用于杨家埠木版年画社明清古版版库的升级改造。本次限量绝版拓印后,该批古版封存作文物收藏,按文物要求进行保护。
  民间艺术爱心人士,众筹项目的发起人山东中恒国际集团董事长张清树对记者说,山东中恒实业发展公司发起本项目,筹得的资金将用于杨家埠木版年画社明清古版版库的升级改造,对明清古版按文物要求进行保护,留住老祖宗留下的这点宝贵精神食粮,抚慰商业竞争社会里那些躁动不安的心灵。希望支持传统民间艺术的热血朋友和有识之士与他们一道,共同完成《富贵吉祥》众筹项目,让我们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卫道士”。
  《富贵吉祥》众筹项目,筹的不仅是资金,筹的是渠道、网络,利用互联网众筹这种新型营销方式,把物超所值的优秀作品介绍给全国、全世界的传统文化爱好者。
  短短一个月的众筹时间,杨家埠木版年画经历了一次史无前有的市场考验。说实话,书画产业作为我市七大文化产业龙头之一,“买全国、卖全国”,年交易额达200亿元。这次众筹虽是一个小小的探路,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偌大的书画市场掀起丝丝涟漪。
  品相好,数量有限,升值空间大……具有独有性、稀缺性、珍贵性、保真性……网友们迅速了解了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常识”,众筹迅速升温,遇到了一股股暖流,受到国内外喜欢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品爱好者的青睐。参与到众筹的国内外的客户对古版年画的看法不一,最终的目的却是一致:收藏和观赏。
文企联合守望传统
  在黄河入海处、昌潍大平原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先有杨家埠,后有灶王爷。”灶王爷的传说,肯定比杨家埠木版年画要早,但是,是杨家埠木版年画向民间传播了灶王爷,让老百姓认识了灶王爷,这句老话充分肯定了杨家埠木版年画在宣传灶王爷传说上所作的贡献,说明了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商品化程度达到了鼎盛时期,杨家埠画店百家、年画千种、画版数万,年画产品行销大半个中国,以品种多、规模大、销售范围广而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形成三足鼎立,成为中国三大木版年画产地之一。
  1949年,文化部组成工作组,来到了杨家埠,指导年画工作。于是,为了抢救和保护传统文化艺术,成立了杨家埠木版年画社。解放前,画版分散存于各个画店。年画社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历经数十载,费尽千辛万苦,从当地老艺人和画店收集了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原(孤)版五百多套,保护了一大批明清古代木刻版。杨家埠木版年画社也成为全国收藏木版年画古版最多、品种最全的文化艺术单位。
  改革开放后,为了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杨家埠木版年画社的专家和“非遗”传承人同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教授、学者一道,对明、清古代木刻版进行甄别、分类、挖掘整理,并创作了一大批新年画作品,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使杨家埠木版年画焕发了青春,并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画社老艺人、中国民间艺术协会会员于福堂前几年还在雕板,他介绍说,杨家埠木版年画既是艺术,又是技术,也是手艺。它制作工艺复杂,所有环节均为纯手工制作,分为“绘、刻、印、画、裱”——朽稿画样、雕刻木版、套版拓印、烘货点胭、手工装裱等五大步骤,共三十六道工序。古版年画色稿,有几种颜色,就需要几块古版,经过几次套印,只有技艺娴熟的拓印技师才能完成。他不无遗憾地说,像朽稿、刻版、套印等传统制作手艺,杨家埠现在只有几位艺人会做,且年事已高,青黄不接,如不进行抢救性保护,这些技艺将会失传。现代新刻版木版年画也就成了孤版或绝版了,就更不用说古版年画了,将会更加珍贵和稀少。随着时光的流逝,明清古版年画的价值将更加弥足珍贵。
  为了弘扬、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明和文化艺术传统,拯救传统工艺,传承民间艺术,发展社会文化艺术事业,山东中恒国际酒店集团、潍坊市杨家埠木版年画社、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潍坊丰泰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潍坊市杨家埠木版年画社合作,投资一千多万元,历经6年,于2014年投资杨家埠木版年画,保护性挖掘、拓印《中国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历代古版孤本全集》(以下简称《古版年画全集》)200套限量版,使杨家埠木版年画这一古老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焕发了青春。拓印计划完成后,馆藏历代古(孤)版全部封存作文物保存。为了保证《古版年画全集》的独有、稀缺和古版的品相,《古版年画全集》系纯手工传统文化艺术,工程量大,费时费工,资金投入大,合作四方约定,本次限量拓印200套,已预售130套,库存只有70套。
  在十笏园明清古版年画馆,记者翻开《古版年画全集》看到,该画集由杨家埠木版年画社馆藏的明、清及历代古版年画木刻版原版拓印,精选历代古版原版作品506幅,其中明代古版年画23幅,清代古版年画273幅,民国时期老版年画30幅,年代不详古版年画125幅,建国初期老版年画55幅。按题材分为吉祥故事卷、神像卷、山水花卉瑞兽卷、仕女卷、童子卷、建国初期年画卷等,共6卷,为大四开本。
  2016年4月17日,第六届中国画节、第九届中国(潍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第二届中国(潍坊)民间艺术博览会在潍坊鲁台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杨家埠明清古版年画首次参加中国画节,“杨家埠明清古版年画展”,展出了十多幅珍贵的杨家埠明清古版年画作品的卷轴和拓片,首次展出了全国第一部明清古版木版年画全集、全国明清古版年画数量最多的全集、全国明清古版年画品种最全的全集——《古版年画全集》。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潍坊市杨家埠木版年画社副社长陈克红现场拓印表演,人们纷纷驻足观看,叹为观止。
  清代古版年画——《门神》,2016年春节前拓印600套,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已销售一空。
  无论是古版年画的结集拓印,或是年画的保护、抢救、推广和开发,杨家埠主要是吸引了社会力量参与合作。对此,王永海不无感慨地说,要不是学术机构、爱心企业和研究机构纷纷加入到对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保护和传承中来,大部分古版年画就无法重见天日。
◆  相关链接
  年画的制作和销售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公认的三大木版年画产地为天津杨柳青、潍坊杨家埠和苏州桃花坞,除了上述三地外,还有山东东昌府年画、山东高密扑灰年画、河北武强年画、山西年画、陕西年画、朱仙镇年画、四川绵竹年画、三峡梁平年画、南通木刻年画、广东佛山年画、平度年画、隆回县滩头镇木版年画、漳州民间木版年画、台湾台南年画等等。
  年画的种类约可分为版画、刻纸、纸绘三种。版画是以木刻图案,再按图上色而成,这一类的年画以天津杨柳青、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河南朱仙镇及广东佛山镇最为著名。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