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关注
 
标题导航
做好八一期间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
提高思想觉悟 保持执着追求
县级党委政府和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向市纪委全会述廉述责会议召开
现代海洋城魅力新滨海
我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上半年全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129天
自主改造 自愿搬迁 自我增值
2016年07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主改造 自愿搬迁 自我增值
——探析高新区谷家石门社区棚户区改造工作新模式



  □本报记者 侯江宏
  “平房换高楼,搬进新社区。”短短1个月时间,高新区新钢经济发展区谷家石门社区居民通过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就把口号变成了现实。
  7月1日,高新区新钢经济发展区银通社区内,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喜气洋洋。在建党95周年的欢庆日子里,谷家石门社区居民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楼房分房,居民们将185套新房钥匙免费拿到了手中。今年,新钢经济发展区把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举措。5月份,正式启动谷家石门社区搬迁,通过充分发挥社区自治作用,引导群众正向而为,创造了“自主改造、自愿搬迁、自我增值”的棚户区改造“谷石经验”,整个搬迁过程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把棚改这项民生工程真正做到了老百姓心坎里。
吃透居情民意
细分片区研究棚改

  负责此次棚改的一线总指挥、新钢经济发展区党委副书记王意顺告诉记者,以前的谷家石门社区,民房老旧、土路柴堆,居民向往更好的生活条件。
  “去年冬天,赵家石门社区的居民都住上了供暖的楼房,我们还住着平房,把炉子烧旺了,家里也不暖和,别提多羡慕他们了。”54岁的居民赵洪华说,今年6月初,社区里通知说,要进行棚户区改造,可把他们高兴坏了。“终于轮到我们了,而且与别的社区不同,我们社区的搬迁安置房早就建好了。”
  为改善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加快城市化进程,新钢经济发展区根据总体规划,决定将谷家石门居民搬迁新址选在银通社区。银通社区8个社区居委会集中居住,建有社区服务中心、医院、幼儿园、广场、绿地、商店等配套设施,是规划科学、配套完善、管理有序的新型城市社区。
  “谷家石门社区是今年高新区第一个实施整体搬迁的社区,涉及居民124户、房屋148处,搬迁面积不算大、人口不算多,但是社区情况比较复杂,既有历史上胶济铁路、高二路建设形成的安置区,又有居民生产、养殖区,还有各类矛盾形成的搬迁困难区。”王意顺介绍说。为此,新钢经济发展区严格落实高新区棚改工作有关精神,成立了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就谷家石门社区搬迁专门成立了搬迁指挥部,具体负责搬迁推进。指挥部成立后,首先做的不是轰轰烈烈地宣传发动,而是从5月上旬开始,向社区干部、老同志及周边有影响的人员了解居情民意,从各户人口情况、房屋性质,到职业状况、家庭收入等都了解清楚、摸透情况。在此基础上,将社区初步划定为西南部副业区、东北部养殖区、东南部胶济铁路拆迁安置区、西北部高二路拆迁周转区、中部矛盾集中区等5个片区,分区研究措施,确保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从6月1日开始,王意顺带领指挥部人员逐户发放搬迁安置征求意见表,一天中签署同意搬迁的就有108户,另有8户因对房屋置换方案不了解,经干部解释于第二天签字同意,社区居民同意搬迁率达到94.7%。
发挥自改作用
抬高居民主体地位

  今年57岁的赵连志是谷家石门社区的一名居民,除此之外,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赵委员。由于在居民当中威望高,赵连志被推选为社区自主改造拆迁委员会的成员,全程参与此次改造搬迁。 

  “棚户区改造根本上说是居民自治范围内的事,应纳入居民自主决定范围,如果成为政府行为,群众可能出现抵触情绪,给搬迁造成被动。”新钢经济发展区管委会主任齐亚杰说。
  为此,新钢经济发展区在谷家石门社区搬迁中,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人翁地位,借鉴成都曹家巷搬迁模式,结合社区实际,成立了由党支部、居委会牵头,党员、居民代表和有威望的社区群众组成的32人自主改造拆迁委员会,其中,党员居民代表、威望群众各占50%,基本涵盖到了社区内部各个群体。自改委作为在社区党支部领导下的临时性组织,全面负责搬迁的宣传发动、征求意见、方案制定、问题处理以及对搬迁重点户的说服引导等工作。自改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此,自改委研究、决定的事情,群众认可度、支持度高,同时,自改委成员都是本社区德高望重的人,遇到搬迁难点,说服疏导成效更明显。比如,一户赵姓居民当初宅基地审批的是东西10间的面积,但其只盖了6间正房,其余4间的空地搭建了简易木棚。根据社区搬迁安置方案,这种情况只能享受6间房屋的安置面积,其余部分据实评估补偿。他对此不予认可,拒不签订搬迁协议。了解到情况后,指挥部和自改委组成两个工作组,轮流上门做工作,先后16次耐心上门开展工作,6月15日,该居民自愿签订协议,顺利完成搬迁。
  自改委最大程度地代表民意、反映民意,群众拥护,干部支持,成为棚户区改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子。
做到公开透明
引导居民自愿搬迁

  棚户区改造事关群众安置面积、补偿资金等切身利益,群众关心、社会关注。棚改过程中任何一点私心、私利、私为,都可能断送搬迁成果,甚至引起严重的社会稳定问题。因此,新钢经济发展区在推进谷家石门社区搬迁中,始终秉持公开公正原则,让百姓信任、赢群众拥护。
  搬迁在方案初稿拟定后,征求党支部、居委会成员意见,然后征求社区三委成员意见、征求自改委意见、征求党员及居民代表意见,最后征求全体居民意见,每个过程都根据相关人员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正、反馈,确保方案科学合理群众认同。
  焦点问题反复征求意见。社区搬迁方案在征求居民意见的过程中,有40%的居民以提高副业户补偿标准、无户口人员享受安置政策等为由提出异议,对此,王意顺带领指挥部人员先后组织召开党员、居民代表会议7次进行讨论,最终以票决的方式通过四个补充方案,并立即将方案发放到相关户,让他们打消顾虑、主动搬迁。 
  搬迁过程全公开。征求意见情况、搬迁安置政策、房屋测量面积、安置人口及置换平方等全部进行公示。在房屋面积公示后,有群众举报个别户房屋面积有疑问,指挥部立即组织重新丈量,并第一时间答复群众,对5处确有问题的,重新进行核实调查反馈,消除群众误解。
  谷家石门社区在拆迁过程中,指挥部大力营造早搬迁、早上楼、早享受的氛围,让拆迁过程阳光公开、问题面前公平公正,确保搬迁工作顺利推进。谷家石门社区原定拆迁基准日为6月16日,然而,截至6月15日,居民已经主动拆迁112户136处房屋,拆除面积117亩,实现了居民提前搬迁,拆迁完成率达到96%。
突出干部带动
真情走进群众心坎

  居委会主任赵连华是社区有名的副业户,拆迁中,赵连华首先“拿自己开刀”,不仅第一个拆,而且主动将其所有的大机床按小型机床标准领取补偿款,带动副业户全部签订协议。
  赵洪林是谷家石门社区的老书记了,在他看来棚户区改造不仅能改变居民的生活环境,也为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是件大喜事。为此,已经62岁的他和棚改工作人员一起加班加点,奋战在棚改一线。这期间,赵洪林老伴重病住院,作为社区主心骨,赵洪林全天靠在搬迁一线,只能抽吃饭的空隙往医院跑,前去看望病床上的妻子。5月底,心疼老赵的老伴为了不扯他的后腿,硬是办了出院手续。
  搬迁中,社区“三委”干部比基准日提前6天实现搬迁,党员、居民代表提前4天,自改委成员提前2天,在群众中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指挥部人员发扬“5+2”、“白+黑”精神,每天5点半签到、6点入户,晚上10点召开碰头会汇总工作、布置任务。
  在采访中,负责此次棚改工作的一线总指挥王意顺给记者看了他的“微信运动”计步表,“微信运动”记录显示,他平均每天在社区走动2万多步。这2万多步拉近了干群关系,把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变成了服务“零距离”,搭起了干部和群众的连心桥,让真情走进了群众的心坎里。指挥部人员黑了瘦了,但干群关系更紧密了。
  正是有指挥部和社区甘于付出、大公无私、担当奉献的党员干部,谷家石门的棚改搬迁才会如此顺利。
两次抓阄分房
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从6月1日开始,经过30天的奋战,谷家石门社区棚改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115户、139处房屋拆迁,拆迁率达到96.7%。
  6月27日,谷家石门社区的110余户居民通过抓阄的方式确定选房顺序。当天一大早,银通居住区回迁分房现场非常热闹,前来抓阄的谷家石门社区居民早已经排起了长龙,他们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抓阄,并进行公示。
  当天上午的抓阄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先抓顺序号,第二次根据顺序号抓选楼号,根据计划,6月29日居民根据选楼号顺序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楼房。
  为什么分两次抓阄呢?王意顺对此解释:“就是为了保障公平公正这个原则,分两次分楼,第一次是一户一套,这样起码哪一个户都能选到一套好楼房。”
  7月1日,谷家石门社区居民分房仪式举行,一大早,居民有序到楼房分配办公室,根据选房结果领取新房钥匙,真正实现了“明明白白搬迁,高高兴兴上楼”。第一个领取钥匙的居民赵学良告诉记者,他是替代父亲来领钥匙的,家里共有8口人,因拆迁房屋面积大,人数多,所以分到了6套新房。“棚改很划算,真正惠及了老百姓。如果没有这次棚改,可能有的困难户一辈子也住不进新房。”
  谷家石门社区居民赵洪华在当天分到了100平方米的新房,还会得到一部分补偿费,他高兴地说:“现在搬进了新社区,环境好了,心情很好,还实现了家庭财产增值。”
  新钢经济发展区党委书记聂绍俊感慨地说:“能探索出比较受欢迎的谷家石门模式,主要是严格落实了高新区棚改工作有关精神,充分尊重了群众意愿,重点做到了三个坚持,即坚持以人为本,让全体居民共享棚户区改造成果,实现居民家庭财产增值,提高全体居民的幸福指数;坚持依法办事,所有事项经党员、居民代表讨论、表决通过;坚持阳光公开,棚户区改造所有事项面向全体居民公开、公示,实施阳光操作,接受了居民的全程监督。”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