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侦办方向朝“人为自焚”发展,但也不排除电线走火引燃汽油 台湾桃园地检署7月29日透露,大陆旅行团严重车祸司机确认为酒后驾车,血液检出酒精浓度高达215mg/100ml。
◥最新进展 其血液尿液胃里 发现高浓度酒精 桃园地检署当日上午召开记者会,介绍大陆旅行团严重车祸原因调查的最新进展。地检署襄阅主任检察官王以文表示,苏姓司机的血液、尿液和胃内容物,经法务部门法医研究所鉴验酒精及毒药物反应,结果确认其酒后驾车。 王以文说,苏姓司机血液检出酒精215mg/100ml,换算吐气酒精浓度达1.075mg/L。尿液检出酒精207mg/100ml,胃内容物检出酒精3708mg/100ml。所有检体均未检出鸦片、安非他命类、镇静安眠药及其他常见毒药物成分。 王以文表示,按照台湾现行有关规定,吐气所含酒精浓度达到0.25mg/L或血液中酒精浓度达0.05%以上,就是危险驾驶的犯罪行为。苏姓驾驶员的血液、尿液、胃内容物检体,经检验后,换算吐气酒精浓度达1.075mg/L、血液酒精浓度达0.215%,已经违反上述规定。 王以文说,事发时,旅行团尚未用午餐。“根据司机胃内容物,搭配旅行团的行程,司机接近事发前有饮酒情形,可能在内湖区、南港区那一带饮酒,但还需要确认。”王以文表示,司机属于严重的酒后驾驶,“我们确认司机喝了高浓度的酒类,血液吸收之后,经过肾脏代谢,在尿液里有酒精反应。属于酒后驾车的犯罪行为,驾驶时呈现醉酒状态。” 至于司机酒驾和旅游车起火之间的关联,比如是不是因为司机严重酒后驾驶,导致他无能力处理旅游车起火情形,王以文表示,这部分需要进一步确认。 对于为什么车祸发生10天之后才公布酒精检测结果,王以文表示,需要检测的东西很多,包括胃里面的东西、尿液,以及其他毒药物的检测,检方要非常确认才可以发布。 据王以文介绍,司机毒药物检测是由法务部门法医研究所负责,要送到医院去做。在台湾这样的结果鉴定报告要一个月,目前司机遗体整个解剖的鉴定报告还没有出来,只有毒药物和酒精的部分是确定的,所以赶紧把这部分拿出来公布。 ◥调查披露 汽油或早就买好 司机个性较孤僻 此前,台湾媒体于25日报道称,检方有重大突破,查出司机座位后方和下层行李舱各有2罐和3罐矿泉水瓶装汽油,其中驾驶座旁的瓶子倾倒,且前门地毯验出汽油反应,连日调阅司机和导游通联,并赴殡仪馆采集2人衣物和皮肤检体,不排除人为因素酿祸。 在苏姓司机被确认酒后驾车后,侦办方向朝“人为自焚”发展,但也不排除电线走火引燃汽油。 检方指出,经过查访,没找到苏姓司机当天买汽油的证据,可能早就买好汽油上车。 检警连日调查苏姓司机的身心状况,查出他从事大客车驾驶20年,去年十月从别家游览车公司加入红珊瑚车队九个月,个性有点孤僻、沉默,与司机同事互动不多,很少谈自己家庭和个人的事,因此车队多数司机并不了解苏的个人和家庭状况,对他有无负债也不清楚。 检警调查,苏姓司机和同事相处不算融洽,和这次的导游郑焜文处得不好,日子过得不愉快,也和公司有争执。他的基本月薪仅18000多元(新台币,下同)、带团每天300元加购物抽2%,每月约3万余元,如果出团少,只有2万多元,根本不够家用,可能心中积累愤恨。 检方先前解剖苏姓司机遗体,因严重碳化,初步认定被烧死、陈尸驾驶座附近,检警确认有汽油助燃,如今又查出苏姓司机酒后驾车,分析他在事故发生瞬间被大火烧灼,立即失去意识或来不及应变,游览车在“无人操控”状态下,行驶1000多米,且无法打开前、后车门让乘客逃生,车上乘客因前方起火,不敢接近、也无法跳车,游览车先擦撞内侧护栏,车速减缓,直到撞上外侧护栏才停下,右后门被护栏堵住,造成全车罹难。 ◥事故处理 多数遇难者家属 已签订理赔协议 7月19日中午,台湾主干道二号发生重大车祸,一辆满载游客的大巴车,撞击护栏后起火燃烧。桃园县消防主管部门消息,大巴所载乘客是辽宁赴台旅游团,车上共26人,其中游客24人。旅行团原定下午4时30分乘坐立荣航空从桃园机场飞往大连。此次事故中,车上26人全部罹难。 7月26日下午,车祸遇难者家属51人,带着23位亲人的骨灰,从台北飞返大连,大连市善后工作小组20人同机返回。 大连工作组负责人栾旭升在离台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4位遇难者中23位的家属已签订理赔协议,另外一位遇难者的家属选择走司法程序。 本报综合新华社、《法制晚报》等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