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民画作品展吸引观众驻足欣赏。 |
|

|
|
□本报记者 潘来奎文/图 农民画根植于乡村生活,内容丰富、手法独特,在美术领域独树一帜。青州作为“古九州”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之花盛开。青州农民画想象丰富、构图饱满、色彩鲜艳、富有地方特色,得到国内外艺术界的广泛肯定。近年来,青州市大力发展农民画产业,先后建成中国青州农民画画院、青州农民画博物馆,并形成政府引导、文联主管、协会组织,社会各层面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全市农民画创作队伍和从业人员已达3万余人,建成乡镇农民画画院20家、农民画专业村、农民画创作基地26处、农民画专业合作社10家。2015年作品分别在美国洛杉矶和法国进行展览,2016年青州市被评为山东省唯一一家中国农民画之乡。 8月3日,希望的田野·2016中国农民画作品展在中国中晨(青州)国际文化艺术小镇展览中心开幕。本次展览共有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3050件作品投稿,经初评和终评,共遴选出214件作品参加展览。本届画展入选作品原创特征明显,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多角度地记录了农民的生活、农村的变化,表现了社会主义农村的新气象、新风貌,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代表了当今中国农民画创作的最高水准。 29岁的穆建强是一位青州籍画家,他告诉记者,自己8岁开始学西画,2010年青州成立农民画院,便开始接触农民画创作。“农民画并不等于农民画的画,而是一种单独的画种,它色彩鲜艳,以平面构图为主,画的都是生活中的东西。”穆建强告诉记者,这次他带来了作品《欢腾的小洋河》,主题是“欢腾”,表现了当地人敞开怀抱接受各类新鲜事物的开明心态。观众普遍反映,此次展览作品创作水平较之前的展览作品有了很大提高。画家们在创作中注重积累学习,更加注重画面艺术性的表达与艺术语言的提炼,涌现出一批如《民·素》《城镇晓风》《幸福小镇》《岁稔年丰》等日渐成熟的优秀作品,绘画水平与表现能力大幅度提高。 本次参展的作品呈现出向普及化、多样化、生活化、高水平发展的全新趋势。参展作品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参与人数众多、覆盖面广泛,体现了农民画艺术作为中国百姓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全国的普及化程度。本次展出的作品题材丰富,内容多样,有《今朝彝寨有客来》《瑶家丰收太平图》《东北八大怪》《百鸟朝凤》等展现各地民风民俗、地域特色鲜明的作品,也有《过小年》《庆丰年》《端午浓情》《万岁火把节》等表现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作品;既有《闹红火》《秋歌》《渔忙季节》展现农村基层劳动生活场面的作品,也有《吃水不忘挖井人》《快乐家园》《喜迁新居》《俺村兴起健身热》《高速公路通苗乡》等表现新农村建设、展现劳动人民全新精神面貌的作品,还有的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主题,如反映农民工生活的《工地快餐》《高楼外墙的美容师》等,反映农民创业的《夫妻煎饼摊》等。也有的作者从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入手,如《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挠阁舞》《古城游记》《生态新村》《造福》等,充分体现了农民画广袤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艺术语言;作品内容扎根生活、赞美劳动,真实再现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场景和审美情趣,《五月杨梅红满山》《潮潮满载》《赶大集》《赶圩归来》等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贴近群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