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老有所养
 
标题导航
“暖心北城”的民生实践
“森林城市·森林惠民”中央新闻采访团来潍采访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媒体监督
开学在即 文具热销
我市积极推进无线城市工程建设
奎文开展餐厨废弃物集中整治行动
“东方普罗旺斯”将亮相第22届鲁台会
29路公交进行调整延伸
让农民收获更丰盈
饮马镇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6年08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农民收获更丰盈



  □本报记者 付生
  近年来,峡山从改革传统农业体制机制入手,创新打造“村两委+合作社+农资供应商+绿色品牌创建”的“4+”模式,在“人口红利”“土地红利”之外,激发农业改革“制度红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效率和效益,让“一亩三分地”上的收获更丰盈,现代农业发展动力更充足。
  严管理、保质量、扩销路,老百姓得实惠
  夏末秋初,一场急雨打湿了王家庄街道林家营村的前前后后。农田里,玉米、花生、韭菜等农作物,伸展腰肢,片片苍翠。村支书李长福没有多看这景色,他正在与几名村干部讨论给村里种的韭菜注册商标的事。
  林家营村,土肥水好无污染,种的韭菜鲜嫩味美,已有30多年的历史,远近老少都知道。可近几年,产业发展不仅没有新起色,还差点“玩完”。
  问题的根子出在他们自己身上。前几年,看着种韭菜的农户挣钱多,其他的开始争相效仿,你两亩我三亩的,很快68%的户种上了韭菜。但好收成并没带来好效益。
  “到岞山集25里路,到太保庄集30里路,到穆村集40里路。”这三个数,是从林家营村到这几个集市的距离,也是63岁村民卜范利过去十几年卖韭菜的主要路径,记得清清楚楚。“没了过硬的招牌,再加上一家单干,卖韭菜如同碰运气。”看着辛苦劳作得不到合理回报,卜范利经常身心疲惫。
  但在李长福看来,老卜家的韭菜还是“小事”。“大事”是,随着国家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新政策的逐步加严,没有农产品产地证明的蔬菜将不能进入交易市场进行销售,林家营村的所有韭菜都会面临被“禁售”的危险。
  农产品产地证明,必须保证所出具产地证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可追溯,需要出具方有完备的农业投入品使用、病虫害防治记录等管理措施。村委会、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是最低级别出具证明的单位。
  “不符合相关生产标准,无法保证全部质量安全,怎么开证明?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人家在自己田里种蔬菜,不违法、不违规的,就算是村支书,也不能指着他说,你种得不对。”李长福眼瞅着好好的一块牌子就要烂掉,心里急。
  深入田间地头,挨个村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这些问题被各级党员干部反馈到峡山区党工委、管委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
  坚持市场主体前提下,峡山决定强化村“两委”对农业经营主体的组织领导作用,以村为单位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支书或村主任兼任合作社理事长,把农业松散生产形式变成紧密经营主体,集合村整体发展和农业生产规划,谋划全村农业产业发展。
  由自己选的村“两委”来组建合作社,村民们放心认可、拥护支持。林家营村成立的合作社名为源林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全村90户常住人口,有62户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全部加入。
  合作社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组成技术指导小组,指导所有社员按照绿色标准进行韭菜种植和田间管理,保证质量品质。第二件事,建立村农产品交易市场,吸引客商进入,扩大销售渠道,增加村民收益。第三件事,整合全村韭菜种植力量,统一进行绿色标识认证和商标注册,打造品牌。
  今年初,卜范利一个季度收获韭菜4000斤,全部按市场价在村农产品交易市场卖出,纯收入1万多元。
  供物资、降成本、可追溯,从源头保安全
  以有机农业为引领,带动绿色农业发展,峡山致力于生产安全、健康、优质的农产品。
  想要达到绿色有机标准,需要从源头起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村两委+合作社+农资供应商+绿色品牌创建”模式发挥出的特有功效,能量惊人。
  与林家营多数村民不同,李平主要种植大姜。夏季,是防治大姜青虫、钻心虫的重要时期。8月2日,李平走进赵戈社区红太阳农资连锁店,拿出会员卡,交给店主董风来,说出想要的农药种类。董风来在装有销售系统的电脑上一刷,李平所在村庄,以往购买的农药化肥品种、牌子及数量等信息马上显示在电脑屏幕上。扫描上这次新购买的农药品种等信息,收钱、出货、积分,交易结束,过程简单。
  但这个简单的过程,作用却不简单。“4+”模式中,峡山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实行一村或几个村只能有一个农资供应商的制度。被选上的农资店与供应村合作社签订合同,以低于市场10%—15%的价格,直供符合标准的正规厂家生产的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等农资物品到村到户,并负责相关技术培训,而供应村合作社社员只能到签约的农资店里购买农资。
  与李平所在的林家营村源林合作社签约的正是董风来的农资店。这是三方共赢的格局。老百姓降低了农资成本、买得放心;农资店有了固定客户、销路稳定;监管部门实现了最短距离的可追溯监管:如果检测到农产品药残超标,不是农资店卖了违禁产品,就是种植户偷用违禁农资,调出销售记录,马上一清二楚。
  峡山农服中心副主任钟长春告诉记者,峡山现有合法手续的农资销售店300多家,虽然实行了农药准入备案制,但农资产品质量不可控、投入后责任难追究等监管难题依然存在。而一对一的供求合作,从根子上杜绝了签约农资店售卖违禁或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可能。
  在合作社统一的绿色生产标准下,通过农资供应商的技术培训,这里的科学用药用肥水平明显增强,农药、化肥等使用量每年下降15%左右,进一步控制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力促峡山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地表水三类标准以上,为绿色农产品品牌创建提供了良好环境支撑。
  创品牌、探新路、提技术,产业化更有力
  从“商品消费”向“品牌消费”转变,市场赋予了品牌巨大的效益。
  绿色、有机,片片青翠,瓜菜香;鱼动、虾舞,粼粼波光,水悠长。每到节气时令,来自峡山的绿色有机蔬菜、瓜果、鲜鱼等农产品,从水面田间飞入城乡老少的口中。峡山农产品,已成响当当的大品牌。
  “我们大西邵村的蒜黄,完全排除生产用药危害,零农残进入各大市场,牌子杠杠的,非常抢手。”虽然是自卖自夸,但王家庄街道大西邵村党支部书记麻福俊说得理直气壮。
  在峡山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大战略下,大西邵村立足自身实际,主攻蒜黄,是远近闻名的专业村。销售旺季,每天出货几千公斤。去年,该村仅蒜黄一项就收入120万元。一亩蒜黄需六亩大蒜。蒜黄产业的成功,成功带动大蒜种植业,仅本村就有150户从事大蒜种植,每户平均增收1万多元。
  坚持一村一个农产品商标,峡山在加快改革传统农业体制机制中,创新农业品牌体系建设,全面推行绿色标准。由村“两委”和合作社负责落实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以合作社为单位,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办理农业部绿色品牌认证,借助峡山“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这个国家品牌的强大影响力,建成区域内绿色品牌聚集营销体系。
  目前,张家荆阳“鑫芹”牌芹菜,林家营“源林”牌韭菜,大西邵村“服众”牌大蒜等十几种农产品正在进行绿色品牌认证,贴上“绿色标识”和二维码,凭农业品牌魅力进入大众消费市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大大提高。通过创建绿色农业品牌带动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峡山已发展蔬菜果品等绿色经济作物10万亩。
  同时,该区探索实施园区化管理、公司化运营、市场化运作、品牌化营销的有机农业“四化模式”,擦亮“有机”金字招牌,注册有机产品商标20个,认证有机产品120个,吸引了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有机产品电商平台“有机汇”、全国最大的生姜交易中心“峡山生态农产品综合交易物流中心”等众多龙头企业前来落户,促进农业产业化水平大提升,带动农业大发展。
  绿色农业,正让峡山成为新时代的鱼米之乡。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