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出咱农民的精气神 |
——青州农民画催开民间艺术之花 |
|
>□本报记者 潘来奎 通讯员 刘芳芳 日前,马季青全家农民画艺术作品展在青州市农民画画院开展,全家九口人精心创作的84幅作品获得观众好评,让老马颇感欣慰和自豪。“我是个农民,农民就该画农民画。现在,办了自己的画展,我们全家的创作积极性更高了!”马季青说。 据了解,此次马季青全家农民画艺术作品展是青州市第一个以家庭为主的农民画个展,标志着青州农民画从“要我画、要我展”进入“我要画、我要展”的一个新起点。 近年来,青州市将农民画作为全力打响“文化青州”品牌,发展大众书画的突破口,加强扶持引导,整合打造平台,引导社会参与,全市农民画产业发展初见成效。目前,全市农民画创作队伍和从业人员已达3万余人,建立了13处乡镇农民画培训基地和农民画写生基地,青州市被评为山东省唯一一家中国农民画之乡。 青州农民画由来已久,从鞋帽彩绣、影壁装饰到壁画陶俑、造像彩绘,随处可见农民画的身影。为了全面规范、提升农民画的创作质量、激发创作者热情,该市积极搭建平台,先后建成了集农民画培训、创作、展示和交易为一体的中国青州农民画画院,为青州农民画走向市场、实现艺术价值打通渠道;建成集农民画创作、研讨、展览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农民画博物馆,并借助古城游宣传推介农民画;建立13处乡镇农民画培训基地和农民画写生基地,为基层爱好者打造创作平台。“以前我只是在家里画,自己琢磨,水平很难提高。现在,我可以去镇上的农民画培训基地和大家一起画,画得好的还可以在市里展览,还能去市里参加培训学习,创作激情更高了,水平也提高了很多,好多作品还在省里获了奖呢!”王坟镇农民画画家张子荣自豪地说。 今年八月份,希望的田野·2016中国农民画作品展在青州开幕,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214件精品力作齐汇青州,让农民画家们大饱眼福,受益良多。“这是青州近年来举办的规格最高的一次全国性农民画展览,为我们本地农民画爱好者提供了一次高规格的文化盛宴。”青州市文联主席赵世华说。据了解,该市积极举办各类农民画展,以展览促水平已经成为青州提升农民画档次、宣传推介农民画的独特做法,取得了显著成效。除了“引进来”学习,该市还积极走出国门展示,让“土不拉几”的农民画添了“洋气”。目前,该市已经先后在法国、美国举办了青州农民画展览,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青州农民画一炮打响,引起轰动。 农民画要想艺术长青,人才队伍建设是根基。该市先后邀请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副会长齐友昌、中国当代农民画代表人物雒志俭等到本市举办培训班;组织全市农民画骨干参加陕西户县农民画骨干培训班和山东省农民书画创作高研班。同时,通过专家带骨干,再让这些骨干力量回到基层,向热爱农民画创作的基层爱好者传授技艺,以此层层递进,展开大范围培训。目前,通过这些措施,已培训农民画人才18000人次。 伴随着农民画创作队伍的不断壮大和产业体系不断完善,青州市一条以农民画促增收的文化惠民扶贫道路被探索出来。“我现在在镇上学农民画,从小就喜欢画画,终于圆了我的梦,不仅陶冶了情操,画作卖出去后还能增加收入,一举多得。”弥河镇的马秀花说。据了解,该市积极探索以市场带动农民画产业发展的路子,在建立农民画市场的基础上,又积极开发“互联网+农民画”模式,先后成立了10个农民画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民画“电商”100余家。与此同时,结合蓬勃发展的旅游态势,组织农民画专业研究团队进行农民画衍生品研制工作,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农民画特色纪念邮票、“福寿康宁”系列农民画酒、农民画丝巾、服装、瓷板画、茶叶、杯垫、手提包等二十余个产品已经成功开发,并将陆续投入市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