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关注
 
标题导航
我市科学布局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刘曙光到诸城调研社区经济、精准扶贫等工作
我市启动“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文艺汇演增进“邻里情”
让爱的“月光”洒向每一处角落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揭牌成立
我市部署森林防火能力建设工作
我市成立志工公益发展中心
省“防范邪教宣传日(周、月)活动”在潍启动
2016年09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筑高速路网 建设铁运走廊 推进港航联动
我市科学布局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本报讯 (记者韩立新)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我市日前出台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加强多功能复合性基础设施廊道建设,促进形成交通导向型的空间利用模式,建设布局合理、结构完善、衔接顺畅、高效安全的现代交通体系。到2020年,高快速公路网密度达到3.6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76.1公里/百平方公里。
  为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城镇综合交通运输,我市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长远需要,坚持适度超前,在交通走廊整体布局方面,建设“三纵四横”的市域综合交通廊道,引导和支撑市域内城镇布局调整。优化东西向联系,促进青潍一体化发展。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向北部地区倾斜,改善滨海新区交通条件,建设滨海新城、潍坊中心城区与日照及长三角地区的交通走廊,提升区域交通可达性。理顺管理体制,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加强线路融合,实现站场无缝衔接,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达到效益最大化。
  公路方面,加快建设市域快速交通网络。通过改造、优化和新建路网,加强潍日高速公路、长深高速公路、荣潍高速公路、青银高速公路、潍坊南至济南高速公路、青兰高速公路的线路衔接与转换,依托潍坊城东高速、潍坊南至济南高速、潍日高速、荣潍高速形成绕城高速公路。立足中心城镇群,构建中心城区连接周边县市快速交通网络,建设“两环六射”市域综合运输通道。“两环”即中心城区“新外环”和“快速内环”;“六射”即中心城区至滨海、寿光、昌乐、安丘、峡山、昌邑运输通道。这样,形成中心城区与县市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一主一辅”连接、相邻县市区一级公路连通、县县通高速的快连快通格局,建成“半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交通圈”。在建设过程中,坚持网格化布局,加强市域内各县(市)以及重要节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修建弥河路、潍河路,集经济、交通、景观、生态、防洪功能于一体,有效支撑“两河”沿线地区综合开发。
  轨道交通方面,构建南北铁路运输走廊,形成“四横一纵”客运铁路网络、“三横三纵”货运铁路网络,强化潍坊铁路枢纽地位。修建南北方向的铁路联系线路,实现北通蓝色经济区、黄三角经济区以及滨海新区,南经日照、连云港至长三角地区,与东西方向的胶济铁路、胶济客运专线交汇,使之成为鲁中地区的铁路枢纽节点。在中心城区规划形成3条轨道线组成的线网框架,通过铺设延伸线,构建覆盖整个城市群的轨道交通系统,实现中心城区至城镇群半小时可达,至市域主要城镇1小时可达。
  在港口机场方面,按照一港三区、一主二辅、河海联运的总体布局,加快推动潍坊港建成以散杂货运输为主和临港工业产成品运输为辅的综合性、区域性港口。合理划分疏港通道,实现客货运输交通有效分离。建设疏港铁路,实现港铁联运,促进疏港交通可持续发展。依托港口建设海运-公路-铁路-国际口岸相结合的临港物流园区,以港促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到2020年建成亿吨级大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万吨。开工建设潍坊新机场,培育国际国内新航线,争取机场一类航空口岸开放,打造区域支线机场和半岛特色机场。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