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峡山区绘制为民服务“同心圆”
我市调整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事项
安全检查除隐患
奎文用“身边好人”传递正能量
——临朐发展多维化特色农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我市青少年和“五老”志愿者书法绘画作品展开展
“新沂蒙”美术作品展在十笏园开幕
我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增至8处
滨海利用盐卤资源打造温泉产业
昌乐做好土地文章实现精准扶贫
北海路街道积极做好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
2016年11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土地种出花样来
——临朐发展多维化特色农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本报记者 付生
  如何让农民在自己土地上掘金,鼓起钱袋子?临朐依托农特产品优势培育农业品牌,做好乡村游与农业结合文章,深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潜力,发展多维化特色农业,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将山岭薄地变为生金宝地,土生土长的农产品转为热销原生态绿色紧俏货,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品牌方阵”促增收
  “自从拿下了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后,销路根本不用愁,价格还能高出20%。”从事大棚樱桃种植近20年的城关街道月庄村76岁张维东说。短短两年时间,月庄大棚樱桃基地已辐射带动周边17个村群众致富,“月华”、“樱冠”等商标品牌先后通过农业部绿色食品A级认证,今年实现大樱桃销售收入6.5亿元。
  目前,临朐“五井黑山羊”“寺头红香椿”“九山板栗”等21个农产品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九山青杨峪万亩板栗基地是全国最大板栗生产基地之一,青杨峪村首席代表赵金福说,自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后,板栗发展动能更足,整个基地种植面积5000多亩,年收入达1000多万元。
  把农产品品牌化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抓手,临朐坚持“品牌兴农”之路,全面加强品牌创建,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加快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该县已培育形成以大棚樱桃、高山西红柿、沂山丹参等为重点的果品、蔬菜、中草药等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69个。
特色农家乐乐万家
  隐士村位于五井镇西10公里,三面环山,自然景观优美,人文资源丰富。瞄准乡村游商机,隐士村村民纷纷对自家房屋进行装修完善,开办起了独具特色的山乡农家乐,走了上自给自足的小康之路。
  第一个“吃螃蟹”的尹培义介绍说,除了卫浴、住宿、餐饮等按照宾馆标准进行改造外,他们全面保留了具有当地乡土气息的木凳、木桌等家具,再加上自己种植的无公害蔬菜,散养的山鸡,采摘的野菜,原生态理念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回头客。如今,隐士村已开办起5家农家乐,全镇农家乐发展到30多家。
  尹培义是临朐依托乡村游发展农家乐的受益者。让农业与旅游“联姻”,大力发展集农业生产、生态观光、采摘体验、村落文化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引导农民从第一产业逐步走向第三产业,该县已拥有乡村旅游发展点23处、农家乐300多家。
合作社成致富火车头
  地还是那3亩地,收入却比以前涨了10余倍。算出这笔账后,49岁的辛寨镇大高家庄农民高玉新自己都吓了一跳。
  高玉新家里只有他和母亲两口人,过去3亩地的口粮田一年只能带给这个家庭1000元左右的收入,生活非常拮据。但现在,地里的产出正在成倍增加。因为村里成立了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社,高玉新的口粮田流转后,一亩地流转费600元。“合作社还招我干活,一年6个月,每月1800块钱。”高玉新一笔一笔地计算,全年能收入12000多元,是原来收入的十余倍。在高家庄的587户村民中,已有583户加入合作社让土坷垃变成了“金疙瘩”。
  背靠合作社“大树”发家致富已成临朐农民共识。临朐出台政策从资金帮扶、金融支持、税收扶持、技术服务、市场准入等方面培植扶持合作社发展,并采取“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集约发展大棚果、有机蔬菜、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草药、奶牛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为农民增收致富搭建好平台。现在,这个县注册农民合作社1694家,涵盖土地流转、果品、瓜菜等多个领域,辐射带动36167户走上致富道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