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关注
 
标题导航
刘曙光会见省邮政局客人
刘曙光调研扶贫开发及乡村旅游等工作
开启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
为担当精神点赞
2016年11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担当精神点赞
——高新区攻坚克难苦干实干推动重点项目建设



  □本报记者 付生
  加快发展,城市是过去,是现在,是未来。
  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发展持续,让居住的群众更感舒适温馨。今年,高新区不忘初心,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第一抓手,以更强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打出了经济突破增长、城市形象提升、民生保障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干部竞相担当的“组合拳”,把换届之年变成项目建设攻坚年,形成了勇于担当、敢于碰硬、苦干实干、创新突破的干事创业新局面。
敢于突破担当,加快项目建设
  敢于担当是新时期好党员好干部的重要标准和必备素质。
  高新区发扬“滚石上山”精神,把拆迁清表和项目建设作为党员干部比担当、比创新、比攻坚、比奉献的“战场”“赛场”和“考场”,并出台重点项目推进落实问责办法,建立尽职容错免责机制,为担当者担当,向不为者亮剑,全面保护和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在全区党员干部中形成了勇于担当、敢于碰硬、苦干实干、创新突破的务实作风。
  从2005年开始,新城街道河北张庄先后经历过5次大拆迁,有13户在历次拆迁中遗留下来,成为最难啃的“硬骨头”。新城街道用三个月时间,就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并完成总拆迁任务的86%,没有出现一例因拆迁产生的上访事件。项目责任人新城街道河北社区党委书记张士军说出了其中秘诀:不怕苦、不怕累,有担当。
  为掌握13户的情况,张士军与社区干部认真调查研究他们的家庭情况,挨家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为了能进拆迁户的大门,他甚至在一户人家的门口连续坚守了十多个晚上,户主实在过意不去,把他请进了家门。然后,是一次次地上门,从各个角度,各个节点做工作。一户做通了,又赶去第二户。
  同样的情景,在高新区“项目拆迁攻坚年”的2016年里,比比皆是。广大党员干部坚守一线,早上六点出门,深夜十一点回家,综合运用经济、社会、行政、法律等多种方式,对项目拆迁清表进行集中突破;对302个重点项目、棚改项目等进行重点包靠;对196家重点企业进行一对一对接,在拆迁清表和项目建设中发扬与企业家赛跑的精神,实行动态化、全方位、全过程服务。            
  一些复杂棘手的问题,一些影响高新区发展稳定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潍柴、歌尔、盛瑞等省市重点项目和骨干企业项目顺利推进。
  细致而周到的服务,坚定而高效的工作,让企业家们干事创业热情高涨,纷纷加大投资力度,新上优质项目,加快转型升级。歌尔积极布局智能穿戴、虚拟现实、机器人与无人机三大领域,抢占VR产业制高点,支撑高新区打造国际VR科技城,努力把VR产业打造成全市战略性支柱产业,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VR产业发展聚集区。
坚持群众路线,恪守为民情怀
  银通小区34号楼前,新钢经济发展区谷家石门社区居民赵洪华拿着自家的新房钥匙认真地看着这座17层高的新楼。远处,他之前居住的老旧平房已被拆迁,成为历史。
  54岁的赵洪华一直在期盼能住上楼房,“盼这个事好多年了。去年冬天赵家石门完成改造搬上供暖的楼房,可羡慕了。今年终于轮到我们。”谷家石门社区开始棚改后,居民们高兴地放起了鞭炮。
  棚户区改造是改善群众生产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品质的民生工程。全力打造产城融合国际化现代新城,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让一个社区掉队,高新区顺应群众期盼,把棚改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广大党员干部拿出给自己爹娘盖房子的劲头,给群众盖质量好的房子、实用的房子、舒适的房子,全力推进棚改。
  所有安置小区水、电、暖、气等同步推进,并结合“三城同创”和“四全一特”社区建设,统筹规划布局若干便民市场和公共文体设施,确保安置楼交付使用时各项配套齐全,做到安置小区建到哪里,各项公共基础设施就要配套到哪里,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
  棚改的每一个环节都与民生息息相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社区的事情交给全体社区居民集体讨论、集体决议,成为群众支持棚改、积极参与棚改的重要保证。由党员、老干部、居民代表等组成的社区居民自主改造工作委员会,从制定棚改方案、研究群众提出的问题,到入户宣传政策、解答群众问题等,全程参与。
  这是坚持群众路线的一项创新。从谷家石门社区成立32人“自改委”,到中官社区、高铁社区建立以户代表为成员的“自改委”,再到人口超过1700人的后车社区设立“微信自改委”……“自改委”成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群众认可度、支持度高,成为顺利拆迁的一大“法宝”。一次性完成整村拆迁的谷家石门、李家石门、高铁官庄、中官庄、北潘、董流等6个社区,都探索实施了“自改委”模式。
  深化基层基础再造,更为广泛的民生工程在实施。两批43件民生实事先后落地,涉及基础设施配套、创业就业、提升办学条件等多个方面。今年以来,高新民生资金支出已达9.3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7.3%,创历年之最。特别是在教育方面,投资7.9亿元,新建、续建10所学校、幼儿园,出台《关于打造现代化教育名区的实施意见》,基础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进一步增强。
坚定法治思维,维护群众利益
  依法按政策按程序办事,做到“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准、一个程序不漏”,实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是高新区全力推动项目建设的底线。
  就拿棚改来说,启动时,街道、社区对家家户户发放明白纸,清清楚楚列出研究棚改方案、形成初稿、征求意见、公示、核实户籍人口和宅院面积、签订搬迁安置协议、实施搬迁、分房、选房、分钥匙等棚改搬迁“十三步”,让居民对棚改流程明明白白。
  制定方案中,反复征求意见,通过组织召开社区“三委”会、党员群众代表会等集体研究商议棚改工作程序、搬迁补偿标准、实施方案等。形成初稿后,再由全体居民集体讨论、集体决议,并根据反馈意见对棚改方案进行研究修订,确保方案科学合理,符合群众利益。棚改方案成稿后,在社区进行公示,接受全体居民监督。
  棚改过程中,严格执行方案,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及时向全体居民公开。在拆迁补偿标准上,所有社区居民适用一个标准、一个待遇,不乱开口子、杜绝暗箱操作。这一切,得到群众信任,受到群众好评。
  依法保护项目建设,高新公检法纪多部门联合办案,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公安开展为期一年的“打霸治痞”专项行动,对扰乱企业经营、危害社会民生等十大重点领域进行严厉打击。检察院推进检力下沉,对干扰重点项目推进的刑事案件及嫌疑人进行审查、公诉。法院开辟绿色通道,对依法征收案件快受理、快判决,探索出重点案件20天办结制度,为棚户区改造和拆迁清表提供强大法律支撑。
  用担当精神、为民情怀、法治思维,高新区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描绘一幅壮美的画卷,打造一座产城融合的国际化现代新城、一个一流的国家高新区,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