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建华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突出,传统养老模式面临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不仅能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维护老年人尊严和权利,而且能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截至2015年底,高密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9万,占总人口的21%,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围绕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老龄工作,大力发展老龄事业,我们着力在完善“三大体系”上做文章、下功夫。 一是推进养老服务业建设,完善健康老龄产业体系。按照“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整合养老资源,打造富有特色的“中国长寿之乡”健康养老产业体系。探索建立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通过在养老机构配备卫生门诊部、敬老院与卫生院开展合作、签订医疗协议等方式,全面提升养老机构医疗保障水平,为老年人提供及时到位的医疗服务。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配套生活区体育设施,打造“10分钟健身圈”,鼓励发展适宜老年人运动的体育项目。加快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支持老年大学建设,丰富老年活动场所、生活娱乐设施,帮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二是推进健康高密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加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打造全方位医疗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事业,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让老年人在看病就医方面有更多选择。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鼓励社会资本以独资、股权合作等方式参与健康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健康医疗产业园,打造医疗服务中心和区域性“健康城”,增强专业化、规模化服务能力。 三是推进服务载体建设,完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将老龄工作与社会保障工作深度融合,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增长、适度超前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试点城市建设,扩大城乡医保定点机构覆盖面,全面落实医保报销政策,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全域覆盖,确保应保尽保。深入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加强社保基金监督管理,稳步提高保障标准,让参保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加强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慈善救助、医疗保险的有效衔接,提高医疗救助比例,确保各类困难群体应救尽救。提高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老人供养标准,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建立健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设立统一受理救助窗口,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抓住用好棚户区改造等政策机遇,大力实施安居工程,确保住房困难家庭住有所居。积极发展现代慈善事业,充分利用宣传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尊老敬老教育,弘扬爱老助老的社会意识,培养良好社会风尚。全面推行民生综合保险,加大对侵害老年人权益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作者为高密市委副书记、市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