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我市积极推进市管企业改革发展
高新区环保分局规范验收监测流程
2016“华为—潍坊”智慧城市物联网产业联盟峰会举行
社区消防安全课受欢迎
立足禀赋做文章
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不断引向深入
2016年11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立足禀赋做文章
——峡山借力生态优势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升级发展



  □本报记者 薛静
  随着青山绿树颜色渐次变成红黄,峡山第二届沿海骑行大奖赛、2016“大华木业杯”潍坊(峡山)国际乡野马拉松赛、首届潍坊(峡山)金风筝国际微电影大赛颁奖典礼等活动次第落下帷幕,不仅为峡山区的旅游产业注入了更多的“文化气质”,也极大扩展了峡山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如今的峡山,立足于强劲的赛会品牌、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等优势,深入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化进程,努力探索文化、体育、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激活了全域旅游“一盘棋”。
赛会品牌提升文化旅游竞争力
  近年来,峡山区依靠天然的山水风光和生态优势,大力打造潍河亲水旅游、环湖观水旅游、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三条精品旅游线路,以生态为根基、文化为主线、绿色产业为亮点的文化旅游新格局渐成规模。
  与此同时,峡山区牢牢抓住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所特有的魅力,以休闲体育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好各种环湖赛事。2010年,峡山区举办了第一届国际乡野马拉松赛,此后,冀晋鲁豫城市网球联谊赛、“黄岛发展杯”山东省第二届沿海骑行大奖赛潍坊站暨“仙峡湖杯”潍坊市全民健身运动会自行车比赛、2016“大华木业杯”潍坊(峡山)国际乡野马拉松赛等赛事先后举行。2016年,首届潍坊(峡山)金风筝国际微电影大赛成功举办。
  借助这些高品位赛会活动,峡山区走出了一条公共体育与产业项目并重、赛事与休闲养生同步推进、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提升了峡山的文化旅游竞争力。
创新驱动推进文化旅游新进程
  在确立建设“美富久”新峡山的目标之后,峡山区通过创新驱动,将文化旅游作为全区的重点产业来发展,围绕市场需求,加大文化旅游业改革和招引力度,加速盘活全区文化旅游资源,带动相关产业链快速健康发展,推动全区经济的转型跨越。
  为此,峡山区先后投资100余万元建设游客接待中心,打造郑玄公园、峡山道教名山等旅游项目,引进总投资160亿元的新影华安·影视文化产业园,目前该园区已被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纳入全省六大重点产业园之一;与亿一文化投资发展(上海)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打造独具休闲旅游特色的迪梦温泉欢乐小镇;搭建全国最大的气膜网球场,成功举办百余项比赛,并成为全市定点网球比赛场所;规划设计峡山国际垂钓中心,以垂钓竹廊、垂钓亭、垂钓平台、垂钓位四种垂钓形式构建了一个集垂钓、休闲、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化休闲中心”。
产业融合做活文化旅游大文章
  如今在峡山,文化旅游产业已经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借势旅游产业的大平台,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领域不断突破发展瓶颈,折射出产业融合发展的强大动力。
  立足峡山本土创作的微电影《峡山湖畔》在第三届亚洲微电影节、第三届“金丹若”国际微电影艺术节上获最佳旅游题材奖、优秀作品奖等多项大奖,《等风来》《郑玄的故事》《王小飞的有机梦》等作品在2016中国潍坊(峡山)金风筝国际微电影大赛上荣获多个奖项;体育方面,从潍坊(峡山)国际乡野马拉松赛、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网球比赛到第二届沿海骑行大奖赛,反映出了峡山区的体育影响力。据统计,近几年峡山区累计吸引100余万人参与各类旅游体验活动,拉动消费1.6亿元。
  在“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理念带动下,峡山区陆续将有机产业、生命健康产业、教育产业等纳入到了文化旅游产业的链条之中,把有机菜果、健康休闲、教育培训等产品和服务作为文化旅游产品推入市场,做出了一篇产业高度关联、具有多重效益的文化旅游业大文章。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