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关注
 
标题导航
绘就乡村新画卷
我市加快推动智慧外贸生态建设工作
全国供销总社第三方评估组来潍
北海路街道开拓精准扶贫新思路
台湾青年在潍走出自己的创业路
一张“清单”引出的帮扶故事
打造“银龄安康”服务品牌 让老年人“老有所保”
“巧娘”便民服务队冬季送温暖
织密扎紧党内监督的篱笆
2016年11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绘就乡村新画卷
——潍城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石莹

  一条条硬化的街巷整洁平坦,承托起老百姓在小康路上的加速步伐;粉刷一新的文化墙,时时传递着人间真善美;一处处文体广场、文化大院,搭建起文化新舞台……行走在潍城区的街巷,感受到处处跃动的文明音符。
  近年来,潍城区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为目标,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推进,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严格工作考核,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不断深化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持续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新城区。
统筹协调 形成“一股力”
  潍城区借力全市“三城同创”契机,结合今年启动的农村公路网化示范区创建活动,统筹协调、多措并举,重点对薄弱村居街巷进行硬化。通过理顺管理体制,真正实行“管、干”分开。按照“一村一策、一街一案”的原则,配备保洁员765名、清运车辆18辆,新建的6座生活垃圾中转站已基本完工,日清运城乡生活垃圾预计达到100吨,无害化处理率100%。
  按照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管理办法,潍城区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形成了一周一检查、一月一考核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考核长效机制,对存在的问题实行限期整改,对未整改到位的在全区范围内进行通报。截至目前,已下发整改通报10期,整改通知单近50次,整改问题200余个,实现了全域化管理。
突出重点 串成“一条线”
  潍城辖区内胶济铁路全长约9.5公里,铁路沿线卫生环境问题多年来饱受群众诟病,也成为影响当地形象的一大难题。
  潍城区以“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为原则,组织区环卫处及沿线有关部门负责人采取乘坐火车、实地检查等方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督查,并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同时沿线各部门建立专业管理队伍、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实行常态化管理。对胶济铁路沿线的存量垃圾、违章建筑、各类违规广告牌进行全面清理,可视范围内路域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树立了良好对外形象。
  潍城区还将铁路沿线棚户区及城中村纳入政府棚改范围。相继对高家东社区、南三里村、北小于河村、藏王赵片区展开棚户区改造工作。目前,高家东社区48户已全部搬迁,南三里村311户今年11月份搬入新居,藏王赵片区和北小于河村已基本完成拆迁,明年完成搬迁工作。除重点整治铁路沿线环境卫生外,潍城区结合潍坊国际风筝会、鲁台经贸洽谈会、中日韩产业博览会等重要活动,以三边三底三界整治为重点,开展了城乡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同时,建立垃圾处置应急机制,成立村居环境卫生应急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整改。截至目前,共下发“三线”环境综合整治专项督查通报15期,成立应急队伍30支,整改问题50余处。
点面结合 绘就“一幅画”
  潍城是老城区,既有城市社区,又有纯农村村居。潍城区在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同时,与城市管理工作相结合,以建设宜居潍城为目标,进一步落实“门前五包”、城区环境卫生死角整治工作责任和长效管理措施,确保市容环境秩序综合整治得到实效提升。
  潍城区对全区90余条背街小巷全部实施物业化管理,加强背街小巷的保洁,提升周边居住群众对环境卫生的满意度。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作为建设宜居潍城、提高群众满意的重要工作,对67个城市社区实行物业化管理,将185个村、44719户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村居覆盖率达到100%。老城区提质发展,城中村高端改造,近郊村完美蜕变,乡村靓丽了,生活舒适了,百姓幸福感更强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