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专版
 
标题导航
 全员育人 全程育人 全面育人 昌乐及第中学构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
2016年11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员育人 全程育人 全面育人 昌乐及第中学构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
  师生交流
  合作探究
  社团活动
  教师宣誓
  远足实践



 全员育人 全程育人 全面育人 昌乐及第中学构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
  □本报记者 刘文研
  通讯员 周立顺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崇德尚能,励志笃行,这是一种经岁月涤荡而历久弥新的精神。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成材先成人,育人先育德,人才培养,以德为先”。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自2010年建校以来,努力践行“育人为本,质量至上,彰显特色,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挖掘学校德育工作的内涵,充实壮大德育工作队伍,开发完善德育课程,逐步形成了以“德”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良好局面。
管理育人
铁肩担道义

  建校德居首,育人德为先,这是及第中学人的共识。及第中学的学校管理者,在遵纪守法、教书育人、教育科研各方面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管理水平。
  加强师德师风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促使教师授业不忘传道,教书育人融为一体。落实“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顶尖名师”五级教师选拔、培养、管理机制,强力推进“青蓝工程”“名师工程”战略;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各类专业培训、专家报告会、研讨活动、骨干教师论坛、优质课评选、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起了平台……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和方式,不断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加强对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强化班主任的岗位意识和工作责任意识,学校制定出台了《及第中学班主任岗位量化考核细则》。每月考核一次,同时每学期下发《班主任工作手册》,方便班主任随时记录班级管理情况并很好地开展工作。每月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研究学校和班级德育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还经常组织班主任学习班级管理理论,举办班主任工作论坛,积极开展班本德育工作。通过主题班会观摩、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班本德育工作研讨等形式增强班主任的主体意识,在工作中彰显以班主任管理工作为重心,引导学生学会自强、自立、自尊、自爱。
  加强学生自主管理。落实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进一步深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开学伊始,学校就编印《及第中学学生必读》,内容包括一日常规、中学学生学习规范、安全规范等,从学生平常仪容仪表的服装要求、发型规范、胸卡佩戴、书包佩戴到不乱穿马路、不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参加各类活动有纪律、有秩序等内容,对学生的读书生活、言谈举止、校内校外各个方面都有严格而又温和的规定,这不仅仅是学生文明礼仪修养的外在表现,更成为学生自觉自律的内省规范。充分发挥团组织和学生会的作用,落实校园学生值日、值周制度。定期召开学代会,汇集各班、各年级意见建议,结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规章制度,讨论修订《昌乐及第中学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惩戒制度》,建立和完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估的机制,有效化解教与学、管与被管、主体与主导之间的矛盾,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使学校的教育真正融入学生意识,成为他们人生的指南。
  学校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每个班级都建立了家长飞信群、微信群,随时随地听取家长意见建议,记录学生点滴成长,发挥了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积极推动作用,形成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良好局面。
全程育人
妙手著文章

  德育工作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并渗透在学生的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工作中。
  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学校全力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让德育进课堂,各学科教师在从教的同时,坚持渗透德育教育。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高尚的审美情趣的同时,教给学生知识,教给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吸收知识的最佳方法,在学科中渗透德育,德育中渗透学科知识。这种“双向渗透”的做法促使教师授业不忘传道,传道注意授业,教学有方法,育人有艺术。
  学校探索实施“按学科选层次走班教学”改革,全面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按照行政和教学两条主线,实行双轨制管理。学生的日常管理、文体活动、自主学习等基本都在行政班内进行,由德育处和级部统一对行政班进行考核;同时在每个教学班成立班委会,每位任课教师都是教学班班主任,而且为每位学生配备成长导师,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度:人人做学生成长导师,学校所有管理者都是育人者,切实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导师,导师通过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的总体要求,对学生进行课中和课后管理,同时还要和行政班的班主任及时交流学生的情况,并由教学处和级部统一对教学班进行考核。
  几年来,学校根据实施德育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的特色,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学校德育教育活动,并形成了“一个主体”(学生)“两种活动”(校内活动、校外活动)“三条主线”(重大节日和校传统活动、主题班会活动、社团活动)“四级管理”(校长室、德育处、年级组、班级)的活动模式。寓德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砥砺品行,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学校每年都要开展心理宣传月活动,增强师生心理健康水平,强化德育意识,为学校德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开展艺术节、体育节,使学生在活动中得锻炼、受教育,开展“中华古诗文朗诵会”比赛活动、硬笔书法练习活动和征文活动,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借助学生喜爱的各类文体活动,全面提升全校师生的道德素养,营造和谐校园;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已经形成了序列化,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结合重大节日,结合专项活动,每次的升旗仪式都有主题,无论哪个主题,都是“德”字当先;开设远足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在校外实践中感受集体的力量,感受个人的成长;创建校园广播站、校报,让学生及时了解学校动态,丰富课余生活……
  为了将德育工作抓实抓牢,及第中学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思路,推进德育课程化和教育主题化进程:高一年级侧重以“适应-融入-养成”为主题,强化习惯养成教育。通过开展入学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军训活动、远足活动等,重点做好学生的初中和高中衔接教育,转化角色,缩短过渡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强化以礼仪、守纪、自立、习惯为主题的教育。高二年级侧重以“健全-拓展-提高”为主题,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帮助他们形成较强的自控能力和责任感;高三年级侧重以“成年-规划-责任”为主题,围绕人生规划和理想信念,强化以责任、理想、成才、服务为主题的教育。
  远足拉练是在高一年级开设的一门校本课程。举行以“团结协作、挑战极限、磨练意志、超越自我”为主题的远足拉练,在长达13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师生们徒步约53公里。远足拉练,让学生们走进大自然,陶冶情操,磨练了意志,强健了体魄,培养了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勇于进取的精神品质,增强了学生集体意识、环保意识和纪律观念。
  每年3月,学校都会为高三学生举行成人仪式。1800名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见证下,以“青春与梦想齐飞、感恩与责任同行”为主题,在父母的期待中,在老师的注视下,面向国旗,庄严宣誓,表达对父母、对师长的感恩之情,表达青年人对未来的信心和坚强的意志;学生和家长互换成人祝愿,双方互写的信件不仅凝聚着家长对孩子深深的爱和浓厚的祝福,更是彰显着学生对家长的感激之情;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踏过红地毯,走过成人门……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新时代进行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青少年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夯实思想道德基础,形成道德行为规范,成为一名具有传统根基的彬彬有礼的现代中国人。
  每个学期,学校都会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汇报活动。如教师读书演讲比赛、“读中华美文,传中华美德”读书演讲比赛、课前3分钟诵读等,调动师生们诵读的热情。同时学校自主开发了校本课程《书法课程》,组织了每星期两节课的书法兴趣小组活动。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经常把学生书写的优秀作品展示给其他学生欣赏,树立学习的榜样,大大提高了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题德育课程的开展深化了德育效果,发挥了积极的育人作用,及第中学已形成了有利于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形成的新的德育模式。
环境育人
随风潜入夜

  及第中学把美的校园环境变成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注重学校文化建设,营造和润洁雅的书香校园。从2010年建校之初,学校领导班子就一致认为,把校园文化建设置于体现学校理念、学校精神、学校品位的高度来进行构建,逐步形成以“德”为本,打造高雅校园文化的新思路,构建和谐育人环境,以文养心,以文育人,以文化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熏陶思想感情、塑造人格品质。
  从办学理念“育人为本,质量至上,彰显特色,全面发展”到校训“崇德尚能 励志笃行”、校风“尚德 求真 奋进 创新”、教风“身正 严谨 乐教 善导”、学风“品端 谦慎 乐学 勤思”,再到校长寄语,无论是寄语教师、学生,还是寄语家长,都把成才先成人的理念贯穿其中,都蕴含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价值观,无不凸显着对学生道德修养、品格塑造和全面发展的重视。
  漫步校园,树绿草青、花香四溢,学校的综合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艺体楼、学生公寓楼等建筑,风格匠心独运,布局错落有致,每栋楼房还都有各自特殊意义的名字,例如,办公楼为彰显“育人文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命名为“崇德楼”,是学校校训“崇德尚能 励志笃行”的鲜明体现,也体现着校风、教风、学风中的崇尚品德要求。为了显现学校发展的育人理念,更好地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学校为每条道路设置路牌,并附上了阐释寓意,让学校道路不仅成为亮丽的风景线,而且和标语牌、宣传栏一起成为励志修德的校园文化走廊,连校园里的风景石头也都刻上了精美的文字,达到了让石头说话,激励人心的人文育人的效果。
  走进教学楼,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为使教学楼的走廊成为学生的文化走廊,学校在每个教室门口的走廊墙上设置了班级文化栏,内有励志类的名人名言或励志劝学、班主任教师寄语、同学共勉励志和学生成长感悟等;有专题教育类的行为教育、养成教育、成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环境保护、文明守纪等各种专题教育;还有成果展示类,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及学生特长展示等。每个班级教室的门口设计了班级名片,上面载有班级成员的照片、班训班风或班级誓言、班主任和教师寄语,潜移默化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增强学生热爱班级、团结合作的集体观念。
  及第中学以“德”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变成了及第人的精神家园,在这个家园里,及第人如沐春风,共同创造着及第中学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及第中学坚持“德育为先”的育人方向,努力践行“育人为本、质量至上、彰显特色、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起家校联合、校内发展、面向社会的三位一体德育网络。有耕耘就有收获,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全方位努力灌溉的德育之花结出了累累硕果。学校教师队伍里涌现出一批批优秀教师、道德楷模。其中6人获得特级教师称号,109人晋升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207人晋升为一级教师,有90余名教师获得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模范班主任、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自2010年建校以来,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四年高考成绩突出,学校连年荣获潍坊市政府教学成果集体奖……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优异的教学成绩,赢得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