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关注
 
标题导航
五年还债路 唱响诚信歌
转型升级推动经济腾飞
奎文组织700余家企业签订诚信承诺书
为了生命的托付
临朐把服务送到离退休干部党员心坎上
高密扎牢股权转让税收“篱笆”
开展“旭日初升 红心向党”活动
2016年12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年还债路 唱响诚信歌
——访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诚实守信提名奖获得者郭庆刚



  □本报记者 孙克义
  “所有的欠款,我一个人还!”
  面对上门要账的乡亲们,郭庆刚郑重承诺。从此,他带着家人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五年还债路,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无信不立”的人生信条,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诚信之歌。
  郭庆刚,青州市东夏镇农民,2005年起从事大姜生意。基于自己在圈内良好的声誉,2007年,一位此前就认识的客户主动找到郭庆刚,和他合伙做大姜买卖。2008年年中,合伙人突然携带百万元货款失踪了,“我算了下,一共欠着300多户姜农120多万元。”
  很快,合伙人携款跑路的消息不胫而走,此前都是上门送姜的人,逐渐变成上门要账的了。到了2008年年底,快过春节的时候,在郭庆刚家院子里、屋里挤满了来要账的人。他对大家说,“他跑了,我还在!他留下了债,我来还!”
  在这些债中,最多的2万多元,最少的不到1000元。面对巨额欠款,郭庆刚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继续收姜。“但是最初姜农们一看是我在收姜,谁都不肯赊给我。”
  幸运的是,因为郭庆刚诚信“底子”好,当乡邻们发现,这个欠下百万元巨债的人没跑,也没有赖账不还的时候,也就相对宽心了。大约半年后,到家要账的人逐渐少了,有些人还主动把姜赊给他。“赚了钱,我就挨家挨户地去还钱,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
  于是,人们开始再度把姜交到郭庆刚的手上。有的姜农甚至主动借给他钱,或者主动提出卖姜的钱不用着急给。
  为了尽快还清欠款,郭庆刚没日没夜地干。生意忙时,晚上打通宵装集装箱,白天走村串户收大姜,很难睡上一个囫囵觉。妻子、女儿都在洗姜厂里忙生意赚钱还债。“由于连年劳累,直到2012年10月12日,我才带妻子到益都中心医院检查,却已是乳腺癌晚期。2014年,她因病去世。”言及此,郭庆刚语带哽咽。
  郭庆刚的事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近百家中央、省、市新闻媒体多次重点报道,他被6家高等院校聘请为道德导师,先后当选第四届山东省道德模范、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2年度山东好人十大年度人物,登上中国好人榜。2013年10月,郭庆刚获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诚实守信提名奖,在北京领完奖,回到青州,“我想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牵手诚信’爱心团队。”一时间,一些机关干部、媒体记者、教师、大学生、私营业主、农民……纷纷报名加入爱心团队,现在成员已经达到100多人。
  在日前召开的全市诚信潍坊建设动员会现场,郭庆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我将以全国道德模范的荣誉为新的起点,传播诚信理念,进一步感召人、影响人,带动更多的人争当诚信模范,让身边好人不断涌现,为诚信潍坊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