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社区功能 发展便民网络 推动志愿活动 |
我市打造“四全一特”社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
|
|
本报讯 (记者韩立新)为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均衡发展,我市努力补齐城乡发展短板,鼎力打造“功能配套齐全、生活服务周全、基础设施安全、治理机制健全和特色优势鲜明”的“四全一特”宜居家园。伴随该项工作有序推动,加快实现了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城乡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务是社区的基本功能。通过加快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和志愿服务建设,建立健全完全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实现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在规划建设中,突出公共服务主题。大力强化社区公共服务辐射功能,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社区组织协助、社会力量参与的社区服务新格局,最大限度地向社区下放社会管理事务权限,推行社区事务“一站式”服务,整合服务资源,简化服务流程,增强服务功能,实现社会保障、就业、计生、文化、教育、健身、安全、公共法律服务等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解决基本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社区服务零距离,大力实施“智慧社区”建设示范工程,构建集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社区信息服务网络。 大力发展便民服务网络。坚持“方便、实惠、安全、生态”原则,引进和丰富商业业态,完善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服务功能,每个社区商业业态要在15种以上,包括便民菜市场、百货超市、网店等必备性业态和咖啡馆、酒吧等选择性业态。鼓励商贸服务企业采用连锁经营方式到社区设立超市、便利店、“菜篮子”专营店、早餐车、家政服务站等便民服务网点。鼓励邮政、金融、电信、自来水等公共服务单位在社区设点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生活需求。逐步建立起覆盖所有新社区的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城市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全覆盖。大力发展社区金融服务网点,探索建立产权交易平台。 积极推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推行在职党员到居住社区报到和党员社区表现反馈制度,鼓励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青少年学生、离退休人员等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开展“四点半学校”“社区小饭桌”“爱心银行”“养生说道”等志愿活动。开展志愿者服务积分和“最美志愿者”评选活动,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社区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鼓励支持社区居民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互助服务活动,倡导组织开展社会捐赠、承诺服务等活动,为社区困难群体提供针对性强的帮扶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