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以来,潍县就是全国有名的手工业城市,清代乾隆年间便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由于历史悠久,文化繁荣,在山东曾有“金胶州,银潍县”的说法,这里生产的潍县货,品种全、质量好,从生产到生活,但凡是城乡人民需要的东西样样俱全。 □本报记者 王莹 繁荣的手工业 老潍县的手工业十分繁荣,在当时,每五天一个大集市,盛传10万人的沙滩大集,就是手工业产品的集散地。平时,南北坝崖、老驴市、铁匠市都设有固定摊位和门头,这些生意人,都十分会经营,他们注重和气生财,热情待客。历史上,曾有64个自然行业,除从事工商业的,从事手工业的也占很大比例,如打铁、织布、绣花等。素有“二百支红炉,三千砸铜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就是对老潍县当时商业繁华景象的描述。此外,还有皮革、木器、镶银漆器、木版年画等多个行业,这些行业也都有很长的历史。 红炉业的产品有农具、家具等,工艺上分片货、斤货、条货。每种产品又根据各地的使用习惯,各有要求和特色。例如,农民用的锄刃,可分为黄土、黑土、平原、丘陵等;锨也是分为板锨、库锨、窑锨、煤锨等;木工工具有凿、斧、锉、刨刃、锯条;瓦匠工具有泥板、甩子、瓦刀等。潍县铁匠远近闻名,手艺高超。 铜器行业的主要产品是铜首饰。全城有很多铜匠,其产品除自行销售外,还有“四大银楼”经销。产品的种类,从刚出生的孩子戴的升、斗、锁、印,到孩子过百日戴的“长命富贵”脖锁,一直到妇女戴的圈子、镯子、叉子、簪子、戒指等;日常用品有铜盆、饰件、箱柜锁、水烟袋;妇女做针线活用的铜顶针;还有沿海出名的“七眼渔丝”,它是海上钓鱼的重要工具,其特点是光点度强、深水发光、容易引鱼上钩。 闪烁着光芒的潍绣 潍县的刺绣源于民间,潍绣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到光绪年间已成为潍县城乡一种广泛的家庭副业,并吸收了南绣之长,技艺日增,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潍绣过去大多是一些面向群众的大路货,有枕头顶、鞋片子、裙子等,经营绣货的有同祥、金祥、同盛福等十多家商铺。同祥是潍县最大的绣货庄,该号开业初期是自产自销的小作坊,经营绣货发家后,成了潍县“祥字号”的大股东。关于经营绣货的方式,各业户多靠批发,在当地零售的属于少数。绣货成品的完成,先由各号裁好原料,请画工描绘花样图形,再把描好的片子发到城内有绣花技术的妇女家中去绣花,按时收回,给付报酬,这是“撒花”的全过程。所谓“九千绣花女”也正是反映了潍绣在潍县当时繁荣发展的情景,也反映出女性投入手工劳动的普遍性。
长足发展的棉织行业 潍县织布业是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兴起的,其发展速度较快,到三十年代中期,仅十余年的时间,已发展到拥有十万台大机之县。 过去,潍县家庭妇女自纺自织解决穿衣问题,是相传已久的老传统,由于小机所织之布既窄且短,裁制衣服很不方便。1925年左右,潍县华丰机械厂仿照天津织布机试制成功了一种用铁木合制的织布大机,这种机器问世后,很受百姓欢迎,都争相购买,潍县用大机织布即由此开始了。首先建厂织布的是陈晋堂在北宫兴建的博记工厂,该厂完全用大机织布,其产品是一种灰色和黑色的平纹布,名曰“爱国布”,以后厂名也改为爱国工厂。其用意是想以爱国布抵制舶来品。当时灰爱国布袍,黑爱国布马褂,成为时髦服装。但是后来,该厂由于缺乏管理经验,生产成本高,被迫停业。 当时,在农村织布是很好的一种家庭副业,老婆孩子齐动手,费用小成本低,并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农闲时间,获利颇丰,因此,凡是有条件的农户都织起布来。除了织布的,还有染色厂应运而生。 此外,当时还有以畜产品为原料的皮革、皮毛、皮件等加工业,产品在省内外销售颇多。手工业的发展,除了交通方便、靠近沿海、信息流通之外,有些行业的发展和文化基础是分不开的,比如嵌银、刺绣、核雕、仿古铜、木版年画等,处处显示出文人之风,这些长久的文化积淀,使老潍县的手工业得以发展兴盛。 因为手工业的发展,潍县迎来了各路商客,呈现出经济发达、商贾云集的繁荣景象。随之,因为流动人口的增多,旅馆、酒楼、电影院等都发展了起来。还有说书、唱戏的,有些名演员也来到潍县献艺。由此,潍县城的各行业更加兴旺发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