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专题
 
标题导航
团结 创新 实干 有为
充分发挥委员作用 加快建设国家一流高新区
履职为民 助推发展
凝聚正能量 彰显新作为
围绕中心聚力 服务发展实干
2017年02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团结 创新 实干 有为
——十二届市政协工作综述
  2016年6月,住潍省政协委员视察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图为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8AT展厅现场。




  工作与创新携手,成绩与时间并进。过去的五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政协按照建设“责任政协、有为政协、文化政协、和谐政协、创新政协、活力政协”的总体思路,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在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围绕中心工作 推进科学发展
  “抓大事,议大政”是本届政协的一个亮点。市政协紧紧围绕市委的工作思路和总体要求,选择关系全市科学发展的一些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协商议政,献计出力,成效显著。
  致力改革,建言不辍。五年来,市政协围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税制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场改革,通过大会发言、政协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提出意见和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其中《关于创建文化艺术金融创新实验区的建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出批示,市政府印发了《创建文化艺术金融融合发展实验区工作方案》;对市政协挖掘提炼豪迈公司改革创新的经验,市委、市政府给予肯定,并制定下发了《关于学习推广“豪迈经验”深入推进全市企业创新创业的通知》。推进发展,亮点纷呈。五年来,市政协按照市委“四一三”重大战略部署,积极发挥人才聚集的优势,选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现代物流基地、农村电子商务、生态旅游、畜牧产业园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型城镇化、水资源节约与保护等议题,深入开展专题调研、专题视察,组织大会发言、联组发言和专题议政,提出了打造山东第三极、构建国际化综合性物流枢纽城市等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履职的重要着力点,就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心城区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与管理、农村环境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等持续议政建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给予充分肯定,接连作出批示,许多意见建议转化为党政决策和工作部署。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市委统一安排,联系重点企业、包靠重点项目,协助解决问题,为企业发展和项目推进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市政协联系包靠的盛瑞传动8AT项目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突破滨海,聚力推进。市政协高度关注北部沿海开发建设,持续开展调研视察、座谈研讨、反映社情民意,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关于“突破滨海”几个问题的建议案》《关于组建“大潍坊港”推进港产联动发展的几点建议》等议政成果,还组织广大委员主动谋路子、引人才、招项目,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滨海聚集,形成助推发展的整体合力。五年来,在滨海区筹建重点项目47个,累计投资近70亿元。
加强团结协作 推进文化建设
  团结汇聚力量。市政协积极引导广大委员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抓住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重大节点,开展庆祝和纪念活动。进一步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工作中作用的意见》,邀请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重要活动,尊重和保障他们在政协各种会议上发表意见的权利。对民主党派、工商联提出的39篇大会发言、189篇社情民意信息和227件提案予以优先安排,重点反映和办理,营造了团结、民主、和谐的政治氛围。
  文化是城市发展之魂。为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市政协围绕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中国画都品牌、打造文化创意产业新引擎,组织政协全体会议大会发言和联组发言,集众智献计出力。围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村镇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利用”举办专题研讨会,研讨成果以市委《参阅件》印发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阅研,市委专题研究,市政府下发了《加强村镇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利用实施意见》。认真督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加强十笏园保护”等217件提案,开展提案办理协商,促进了意见建议的落实。就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全民阅读、弘扬中华孝文化传统等开展深入调研和专题视察。发起成立潍坊市民俗学会,并加入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在我市成功举办国际民俗艺术传承与发展专题研讨会,通过了民间艺术传承与保护《潍坊宣言》,高标准筹建了潍坊市民俗博物馆。还编辑出版了《潍坊现代书画名家》《潍县集中营》《潍坊志愿军老兵回忆录》等一批文史资料。
履职情系民生 共建共享和谐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市政协顺应时代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选择“创新社会治理”“提高司法公信力”等议题召开专题研讨会;组织委员就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加强民间借贷管理等进行大会发言;组织委员对城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视察;以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两种方式提出“加强我市电梯安全运行管理”,推进出台的《潍坊市电梯安全条例》成为全省首个电梯安全地方法规。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市政协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履职重点,围绕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建设开展专题议政,提报了建议案,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门进行研究,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社区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关爱失独家庭提出建议案,市政府专门出台文件,我市成为山东首家以政府文件推动失独家庭救助的地级市。围绕加强农村民居抗震设防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和对口协商,提出了意见建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民居抗震设防工作的意见》。市政协五年来收到提案1829件,立案办理1661件,其中“加快解决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的提案落实后,目前全市解决大班额问题已开工项目学校达200所,占规划总数的96%;关于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食品安全监管、农村饮用水改造、城乡环卫一体化等事关民生的850件提案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多便利和实惠。另外,市政协机关扎实做好“包村联户”工作,力所能及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广大委员积极投身精准扶贫、项目援助、慈善救助等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委员发起和参与各类惠民活动670场次,爱心捐助折合资金3100万元,帮助5200多名困难群众实现了稳定就业。
  市政协还发挥作为全国政协办公厅信息联系点的优势,开创性建立了“潍坊市政协社情民意信息管理系统”,五年来采集社情民意信息6487篇,整理编报上级政协和市委、市政府849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72次,推进办成了许多好事、实事。如,《建议国家延续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营税收优惠政策》《“全面二孩”给基层公共资源配置带来巨大挑战亟需中央财力和政策支持》等信息,被全国政协转国家有关部门办理;《“PPP”模式存在伪劣问题亟需规范》得到中央有关领导批示;《遵循中小学生生长发育规律,为中小学配备可调式课桌椅》被全国政协转送采用,国家教育部予以回涵;《关于加快种苗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得到分管副省长批示;《关于完善北海路(开元立交桥至荣乌高速段)中心隔离护栏的建议》推进20公里护栏及时安装;《关于调整拆迁地面附着物补偿标准的建议》等信息,促进我市出台新文件,有效解决了群众关注的问题。市政协连年被全国政协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表彰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政协办公厅信息联系点全体成员参加的首次工作座谈会专门选择在潍坊召开。
不断开拓创新 彰显政协活力
  市政协积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配合市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重大事项事前听取政协意见的实施办法》,制定出台了市政协《关于制定年度协商计划的实施办法(试行)》《政协全委会大会发言和联组发言组织实施办法》,坚持和完善政协全委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等例会协商,开创了联组发言、专题研讨会等专题协商新形式,灵活有序地推进提案办理协商、对口协商和界别协商,增加了协商密度和力度。建立民主评议部门协商考察工作机制,先后对28个市直部门进行了协商考察和民主评议,提高了协商民主成效。
  充分发挥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会作用,制定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的意见》,在全市开展政协理论课题研究项目申报评选活动,完成研究课题126项,推出了一批有理论深度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其中3项成果被山东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评为优秀课题。
  市政协制定实施了关于开展“两公开三服务一档案”活动、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意见,关于优秀提案、先进提案工作者评选表彰暂行办法,通过建立完善委员履职档案、加强考核管理、表彰优秀政协委员、表彰先进委员活动组等制度性措施,对委员参加政协活动进行了规范,激发了委员履职热情。同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市政协专门委员会与市直部门、单位联系的实施意见》,在镇(街)设立了政协委员联络室。重视发挥政协宣传主阵地作用,推进全市政协在省级以上报刊发稿2300多篇,其中11篇荣获“山东政协新闻奖”,市政协连年被评为“全省政协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市政协机关连年获得省级文明机关、机关绩效考核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包千村联万户促和谐谋发展、“六五”普法依法治理等方面的先进单位。
邱业勇 张进 王青青/文 傅慧丽/图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