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寿光:振奋人心的报告 富民强市的指南 本报讯 (通讯员赵德彦)近日,潍坊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成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热议的话题。党代会提出的“一三四七”目标任务和战略重点在寿光基层产生了良好反响,引发了群众热议。大家普遍认为,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为全市未来发展描绘出了宏伟蓝图。 作为中国蔬菜之乡——寿光的老百姓对党代会上提出的农业发展思路信心满怀。寿光市化龙镇前王村党支部书记王炎国说:“2016年,我们村里通过大棚‘两改’,建设了新大棚,老百姓收入普遍提高了。这次党代会提出的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速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发展思路,以及我们寿光‘三干会’提出的强村富民工作部署,让农民了解了政策,心里更有底了,干劲更足了。” 寿光市文广新局局长燕黎明认为,“寿光市作为‘三圣’(文圣、农圣、盐圣)故里,具有很好的文化底蕴。党代会提出的打造文化名市的战略目标,为寿光文化繁荣提供了广阔空间。我们将深入挖掘‘三圣’文化内涵,持续推进文化建设,丰富群众文化和传统文化载体,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群众对文化传承的认同感,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文化自信。” 退休老干部杨希河说:“2014年,寿光提出了品质寿光建设目标,旨在推动内涵提升、品质发展,更加注重人民的幸福感、满意度。这次党代会提出品质城市建设,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东风,必将使我们的品质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寿光基层党员群众一致表示,要按照党代会对寿光提出的“高点定位、乘势而上,巩固提升全省县域经济排头兵地位”的要求,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责任感,凝心聚力谋发展,干事创业争一流,在新一轮发展中当好排头兵。
寒亭:努力打造全市总部经济聚集区 本报讯 (通讯员杜在健 于志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幕后,刘曙光同志所作的工作报告,引发了寒亭区党员干部群众热烈讨论。 “未来的几年,是潍坊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蝶变’的发展机遇期。潍坊需要整合资源,在主城区打造‘灯塔’片区,以‘城市名片’的气度照亮山东半岛城市群。刘曙光同志提出在寒亭区加速度、高品质打造全市的总部经济聚集区,正与此相契合,是一个意义深远的战略决策。”针对报告指出要“打造区域性总部基地”,及在参加寒亭代表团讨论时要求寒亭“努力打造全市总部经济聚集区”,潍坊总部基地董事长李志清表示:“我们潍坊总部基地,目前入驻企业总注册资本已超过50亿元,未来3年预计招商引进企业500家左右,累积实现注册资本约300亿元,年税收有望达到30亿元,这必将极大地促进潍坊北部城市化发展,提升‘北部新城’产业结构,成为推动潍坊现代化强市建设的新引擎。” “‘品质城市’目标,放到我们村再合适不过了。”寒亭区开元街道南营村党支部书记王振芳对报告中打造“四个城市”颇感兴趣。面对潍坊北部新城打造和济青高铁潍坊北站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作为一名执行落实政策的村级组织带头人,做好今年全村2100多口人的棚户区改造,让群众住上好房子是他百分百必须履行好的职责。春节后一上班,他和村“两委”班子就多次开会研究、测量数据,制定拆迁和分楼入住方案,力争7月份村民拆迁和上楼同步,不给一户村民留下难题和遗憾。切实把民生实事做到群众心里去,让村民居住有品质。 作为中国风筝协会副主席及我市风筝产业标志性人物,王永训对报告中提出的“实施文化品牌打造工程”感触颇多。他说:“我从36元钱创业做到现在的企业规模,品牌塑造‘功不可没’。为神舟十一号飞船制作搭载用的特制木鸢风筝,为伦敦奥运会制作舞台道具,如果没有潍坊世界风筝都的品牌,没有我这么多年立足杨家埠打造的个人品牌,简直是连想都不敢想。刘曙光同志提出的文化品牌打造工程,正解决了我们在文化传播和交流中的一块短板,这对于进一步提升潍坊文化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潍坊市的文化软实力,可以说是实打实的硬货、干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