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专版
 
标题导航
2016年潍坊市对台工作十件大事揭晓
栽“梧桐树”圆百姓安居梦
2017年02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6年潍坊市对台工作十件大事揭晓
  ▲台商设计打造的五福文化民俗村一角。
  ▲台资企业路斯宠物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2016年,潍坊市对台工作展现新面貌,亮点频出,潍台两地交流活动数量创下新高,密切了两地感情,促进了两地合作。近日,市委台办发布“2016年潍坊市对台工作十件大事”。
  一、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来潍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
  2016年8月31日至9月1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来潍出席第22届鲁台会并考察调研对台工作,先后到潍坊两岸交流中心、高新区蓝色智谷中科创新园、歌尔声学产业园及台资企业大同宇骏新能源进行调研。张志军充分肯定了潍坊市对台工作取得的成绩,希望山东省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关心台商、支持台资企业发展,为台商在山东投资兴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鲁台会期间,张志军两次就台湾问题发表讲话。他指出,一中就是一中,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同属一个国家。大陆对台大政方针不会因台湾政局变化而改变,将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努力维护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陆将本着“两岸一家亲”理念,着眼于两岸同胞长远利益,继续推动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出台有利两岸产业合作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大陆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大力推行依法行政,切实保护台商权益;鼓励台湾青年、中小企业、基层农渔民等参与两岸交流合作,分享大陆经济发展成果;持续为台湾民众来大陆学习、生活、实习、就业、创业提供更多便利。
  二、率先启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台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2016年2月29日,市委台办以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率先启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并紧跟省、市委工作部署,党建工作在全市走到了前列。
  市委台办抓住“学”这一基础,通过集体学习、专题研讨、讲党课、专家宣讲、学习测验、主题演讲、评选编发《优秀微党课》专辑和外出学习相结合,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种意识”;开展“学、干、悟”深化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引导党员在“学”上下功夫、在“干”中出成绩、在“悟”中促提升;抓住“做”这一关键,创新开展“争做先进科室、争当合格党员”“学树身边典型”“亮身份、晒成绩、比工作、看成果”等活动,营造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政治环境。2016年,市委台办基层党建和各项对台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党建和对台工作经验在全省进行推广。
  三、第22届鲁台会成功举办,“鲁台会精神”成两岸热议焦点
  2016年9月1日至4日,第22届鲁台经贸洽谈会成功举行,大会以“两岸合作创新”为主题,共举办两岸合作创新论坛、海峡两岸博览会及大健康产业等20余项专项对接活动,“科技+”成为两岸各界合作新热点。
  本届鲁台会共吸引大陆22个省市客商、台湾52家工商团体1257名台商参展参会,鲁台两地4000余名客商参与对接。海峡两岸博览会展出面积5万平方米,参展企业710余家,其中台湾参展企业370余家,超过17万人次到场参观采购洽谈。
  鲁台会期间,山东省签约台资项目54个,潍坊市签约重点台资项目22个,总投资6.75亿美元。本届鲁台会成为科技含量最高、两岸企业参与最积极、活动内容最丰富、省直部门参与最深入、各省市参与最广泛、市场化程度最高、企业对接最充分的一届,海内外60余家新闻媒体到会报道,极大地提升了鲁台会及潍坊城市影响力,“持之以恒、与时俱进、不忘初心”的鲁台会精神被广泛传播。
  四、首家两岸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基地落户潍坊,增创产业融合新优势
  继鲁台农业合作、科技合作和职业教育交流中心落户潍坊后,2016年4月,潍坊又成功获批海峡两岸(寿光)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基地,这是全省唯一一家海峡两岸农业科技领域合作示范基地。示范基地的设立,对进一步深化潍台农业交流合作,增进潍台产业深度融合增创了新优势。
  在示范基地的引领带动下,潍坊先后举办了台湾农产品精品展销会、海峡两岸休闲观光农业交流会、鲁台乡村观光旅游合作交流会、鲁台农民合作创业交流周、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合作交流会等一系列交流活动,吸引了大批台商来潍考察投资,阿里山樱桃种植园、鲁台百菇园、上新兰业、蔬菜垃圾处理、农产品物流等一批台资农业项目先后落户,台湾神秘果、释迦、牛樟树等特有作物也在潍坊培育成功。潍坊产业优势与台湾农业先进管理模式有机结合,使得品牌效应更加凸显,仅寿光涉农台资企业已经发展到18家,总投资额达2.3亿美元。
  五、引资引智引技并重,潍台经贸合作成效显著
  围绕“三招三引”促发展、坚持经贸交流促融合的政策导向,全市全年新批台资项目8个,总投资额3.17亿美元。其中,总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6个,3000万美元以上2个,台农商贸城、台湾大仁科技大学生物应用科技研究所、喜满客影城、山东乘风工程机械等鲁台会签约项目开工开业,崇舜化工、美林卫浴、宋香园生态世界等项目增资扩产。
  推动两岸青年创新创业成效显著,市台办、市人社局、财政局联合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台湾高校毕业生来潍创业就业的通知》,从资金、政策等方面提供优惠支持,数十位台湾青年在潍坊创业就业。
  六、创新文化入岛,潍台双向交流持续热络
  创新入岛举办“台湾佛光山潍坊风筝文化节”、“匠心独韵·潍坊工艺精品展”等活动,推动潍坊一中入岛与台湾中学生进行篮球友谊比赛,前中国台湾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为球赛开球。由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亲笔题写、杨家埠民间艺人刻制的“聪敏灵巧”生肖木版年画,成为岛内民众争相领取收藏的珍品。一系列活动,让潍坊文化真正走到了台湾普通民众、青少年身边。
  “一市一品牌、一县一特色”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全国重点交流项目五个,山东省优秀交流项目十八个。苇湾社区、东上虞社区获批“山东省海峡两岸交流示范点”,第九届鲁台职业院校长研讨会促成46对两岸高校交流合作,台湾大仁科技大学与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合办的宠物养护专业正式招生。
  七、涉台宣传丰富多彩,对台影响广泛深入
  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香港大公报、凤凰卫视等知名媒体,刊发潍坊对台工作稿件3000余篇,仅中央电视台就报道7次;鲁台会期间,60余家海内外媒体80余名记者到会采访报道,潍坊城市和对台工作影响力不断提升;涉台宣传工作获多项殊荣,其中《平台共用政策共享 潍坊市搭建鲁台青年创业育成中心》一稿,获“全国优秀涉台稿件”;《两岸一家人》杂志发行量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涉台教育“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精心打造的台湾风情绘画一条街涉台教育基地,受到群众广泛好评,对台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八、引入台资台智,加快精准脱贫
  借鉴台湾经营经验,引入台湾资金、发展模式,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造具有对台特色的精准扶贫模式。先后为帮扶村筑水坝、修桥梁、美化亮化道路、建设文化大院和旅游商品交易中心,夯实脱贫基础;建立市委台办机关党支部、扶贫村党支部、诸城北端茗茶合作社党支部三方联合党支部,成立了果蔬、茶叶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形成“联合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脱贫模式;广泛动员台商台企加入扶贫行列,组织两岸企业家10批30余人次到帮扶村定向考察、对接项目;统筹推进引资引智,组织帮扶村参加了2016鲁台乡村旅游交流活动,联合潍坊学院、台湾发展研究院在帮扶村共同举办了“我心中的台湾·手绘文化墙”大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九、深入开展“平安台企”创建活动,不断优化投资环境
  积极推进涉台投资和服务软环境建设,着力打造“审批最快、服务最优、效率最高、投诉最少”的投资环境,为台商投资潍坊开辟便捷通道;积极开展政策惠台,推动台资台企转方式、调结构、补短板,邀请两岸知名专家和学者,为在潍台企、台商提供菜单式、个性化的专题辅导和咨询,帮助台资企业拓展海内外市场,壮大企业规模。深入开展“平安台企”创建活动,建立健全服务台企台商的长效机制,及时解决好台商关心的就医、就学、招工、服务等问题,促进在潍台企不断发展。
  十、举办“新形势下对台干部培训班”,强化对台工作合力
  2016年11月20日至25日,“新形势下对台工作培训班”成功举办,潍坊市各县市区台办、市属各开发区对台工作机构,市直有关部门、各高等院校等近70人参加了培训,全面提升全市对台工作水平。
         记者 薛静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