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关注
 
标题导航
我国初步建立传染病应急防控技术体系
三位一体构筑传染病“防疫大堤”
“中国智慧”为全球传染病防治作出贡献
广文街道“四轮驱动”提升群众幸福感
凤凰街道棚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2017潍坊移动中小企业信息化推介会举办
2017年03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快速查明300种突发传染病原
我国初步建立传染病应急防控技术体系
  一位出租车司机正在接种疫苗。(资料图片) 新华社发



  72小时快速查明300种突发传染病原;12个核心实验室、91个检测实验室和800多个哨点医院组成的跨部门、跨地区传染病监测技术网……我国将如何应对重大突发传染病的挑战?科技创新如何让百姓安心?
  记者21日从科技部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国已初步建立传染病应急防控技术体系,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能力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我国科技重大专项之一,“传染病防治专项”2008年启动实施以来,以完善国家传染病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全面提升我国传染病防治水平为目标,分阶段落实。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主任陈传宏介绍说,专项总体目标是突破核心技术,构建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体系,自主研发传染病诊断、预防和防护产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大传染病临床治疗方案,建立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的防治技术平台,为降低发病率、病死率提供科技支撑。
  基于专项的科技支撑,我国面对重大突发疫情实现了“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应对”的转变。国家卫计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表示,我国建立的由12个核心实验室、91个检测实验室和800多个哨点医院组成的跨部门、跨地区传染病监测技术网络,为应对甲型H1N1流感、H7N9流感、中东呼吸道综合征、寨卡热等重大突发疫情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自主研发的埃博拉病毒诊断试剂“援非抗埃”实现“零感染、打胜仗”的目标。
  “经过多次实战检验,传染病应急防控技术体系在突发疫情处置、病原确认等工作中发挥了一锤定音的作用。”专项副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建国认为,这一体系的建立能够极大提高疫情快速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增强民众信心,减少社会恐慌和对经济发展的冲击。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