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潍坊是风筝的故乡,风筝文化源远流长。2400多年前,世界上第一只木鸢风筝在潍坊境内由能工巧匠鲁班制作并成功放飞。曾任潍县县令的郑板桥在其《怀潍县》一诗中,生动描绘了清明时节放风筝的情景:“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潍坊国际风筝会于1984年4月创办,是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国内最早冠以“国际”字眼的综合性、国际性重大节会。潍坊国际风筝会,由国家体育总局、国际风筝联合会、潍坊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山东省人民政府大力支持,每年举办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了33届。1988年4月1日,在第五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经参会各国风协代表会议竞选,潍坊市被确定为“世界风筝都”。1989年4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国际风筝联合会成立,并将总部设在潍坊,创会的理事国和地区共16个,现有会员国、地区67个。根据潍坊市人大常委会决定,从2012年开始,每年4月第三个星期六为风筝会开幕日。 潍坊国际风筝会是以正规高端风筝赛事为支撑的集风筝、文化、旅游、招商四大板块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性盛会。30多年来,潍坊国际风筝会坚持不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仅为外地众多节会所仿效和借鉴,而且催生带动了鲁台经贸洽谈会、中国画节、文展会、中日韩产业博览会、寿光菜博会、昌乐国际宝石节等多个节会,发展了相当规模的节会经济,尤其对提升潍坊知名度,促进城市建设,招商引资,风筝文化产业和旅游等各业发展,以及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等起到了重要的“助推器”作用。 潍坊国际风筝会的成功举办,获得了诸多殊荣。2004年,潍坊市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风筝运动特殊贡献奖”;2005年,潍坊国际风筝会被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艺术保护工程,并被国际节庆组织授予“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十大节庆”;2006年5月,潍坊风筝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人民日报、人民网,评出了“改革开放30年30个最受关注的节庆”,潍坊国际风筝会名列前茅;2011年4月,潍坊国际风筝会被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授予“城市品牌创新成就奖”;2011年5月,潍坊国际风筝会被人民日报、人民网评为“2011中国十大品牌节庆”;2012年9月,潍坊市被国家民委、国际节庆协会等授予“2012中国最具魅力节庆城市”奖;获得“2013中国十大节庆城市”奖、“全国特色会展示范城市”,“2014最具国际影响力节庆”、“2014全国优秀会展城市奖”、“2015全国会展创新发展先进单位”,2016年被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授予“2016年度中国十佳品牌会展城市”、“2016年度全国会展工作突出贡献单位”,被中国风筝协会授予“第33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第12届世界风筝锦标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潘来奎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