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人文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老乡,
2017年04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乡,
你们在陕西还好吗?——聚焦“闯关中”的昌邑人
  陕西“昌邑村”之六合村
  阎良山东移民后裔寻根齐鲁活动
  陕西昌邑移民后裔孙绪民创作的“闯关中”国画
  听移民后裔讲述移民故事




  □本报记者 张平平
  推着117斤小麦,徒步1171公里,历时18天,途经3省16市……
  去年夏天,西安市阎良区谭家村的昌邑移民后裔李宝栋历时近20天,跨越秦、豫、鲁三省16地市,千里徒步推车送粮重走先辈移民路回归昌邑,这种缅怀祖辈移民关中创业的不寻常方式,一度在秦、鲁两地乃至全国引起轰动。李宝栋掀起的这股“寻根”热潮,使得“昌邑”和远在千里外的“关中”被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如今,波澜壮阔的移民历史已成为昨日足迹,但昌邑人背井离乡“闯关中”那种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移民精神被牢牢镌刻在岁月的记忆里。“昌邑先人移民陕西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他们经过了怎样的创业历程?目前,这些乡亲的生活状态如何?”针对这些读者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昌邑市互联网文化协会主席李发宁,李先生从2004年以来一直不间断地追寻移民陕西的昌邑先人的足迹,通过倾听他的讲述,那段曾被尘封的历史和目前陕西老乡的生活状态渐渐清晰……
西迁关中的迁徙之路
  光绪末年,关中地区因战乱导致渭北一带人口骤减,到处是残垣断壁,大量土地荒芜,经济一派萧条。当时在渭南一带任职的山东籍县令焦云龙上报朝廷招徕湖北、河南、山东移民来陕垦殖。当时山东人多地少,加之灾荒兵乱,人民生活困难,闻讯纷纷肩挑车推,携儿带女踏上了西迁关中的数千里迁徙之路。
  据统计,现在陕西渭南阎良一带,居住着近百万山东移民,其中潍坊人居多,次之是淄博人,另有零散的从莱芜及济南、聊城迁来的,再就是昌邑以东胶莱河东岸隶属于平度的部分村庄的村民。迁居陕西的潍坊人中以昌邑人居多,其次是高密、安丘和青州人,另外有少量寿光和寒亭人。估计现在客居陕西渭北地区的昌邑人有数万人之多。
开荒辟地垦良田
  经过长途跋涉后,移民们最先到达西安府临潼县武家屯(今阎良区武屯镇)一带,因为没有居所,移民们便在荒地里刨个一米左右深的土坑,而后在上面打个一米多高的瓜庵子(就是用竹竿撑起四根柱子),然后在四周和顶上盖以茅草。这种栖身居所好处是成本低、搭建快,因为是半地下,冬季可良好御寒。
  经过一个春秋冬夏的轮回,移民们就可以开垦出足够的土地供应自家口粮了,而后他们继续发扬山东人勤劳节俭的良好传统,起早贪黑继续开垦耕地。如此几年后,移民们开垦出大片良田,盖起了宽敞的房舍,给自己的村子取名谭家村。作为第一代移民代表来到陕西扎根安居后,北孟镇角兰村秀才李知经(李宝栋的祖辈)还专门书家书一封,以告慰家乡族人,一切安好。
散落关中的纺织技术
  解决了温饱,勤劳能干的山东人又开始琢磨发家致富的方法,至此,昌邑的纺织技术逐渐被散落在关中大地上的昌邑移民广泛传播开来。
  因为陕西当地的手持织布机一天最多能织一丈布,还是窄幅,他们织的布刚好够家用,很少拿出去卖的。与之相比,昌邑的拓荒者们带来高机子织布机,上面有两个绳子控制机关,梭子自己来回传动,不是靠手拿着梭子来回送、接,织出来的布匹平整细腻,效率也高,深受当地人的喜爱,所以大部分昌邑籍移民把织好的布料作为产业供应市场来换取银子,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比如蒲城太平村在清末民国期间,几乎家家都有高机子,村子中还有两个染坊。染坊把收来的布匹染好颜色就拿到他们在城里的商号去销售。陕北革命区建立后,蒲城、富平、阎良一带的昌邑村纷纷把商号设在革命区的边缘城镇,将布匹直接染成军服颜色并运进延安。那个时间段,延安红军的军旅用布匹多数来自这些村子。
勤劳朴实振兴一方
  解放后昌邑移民又开始研究种果树和蔬菜,他们把吃苦耐劳的朴实作风带到了陕西,给当地农业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今天的“昌邑村”,已经发展成为当地的明星村庄,成了周围十里八乡的榜样。前些年,村民们外出参观时,学会了种大棚菜,不久,很多“昌邑村”的村子里就兴起了大棚菜,他们搭的大棚远近闻名,蔬菜不但销售陕西全境,还销售到北京天津等地,人均收入比周围村民高出近一倍,不少陕西当地的村子都前来学习经验。
  移民们还积极参与当地的集市贸易、鞭炮生产、家具制作、钢铁、化肥、路桥及建筑工程等产业。比如蒲城太平村的英大爷家就有一家鞭炮厂和一家煤场。八福村的村民有一半以上在蒲城、渭南和西安等城市做服装及食品零售生意。而六合村张久灵创建的路桥工程公司是一家拥有国家二级资质的路桥企业,并将于2016年获批国家一级路桥资质,拥有几个亿的资产,产业涉足路桥工程、商砼建筑工程、饮食服务及休闲业。
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
  从第一代移民至今,勤劳淳朴的山东人在关中大地上已经孕育了几代移民后裔,他们在完美融入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同时,却保留了山东地区最原始的民俗风情。
  以昌邑为例,移民陕西的昌邑人完美地继承了昌邑的方言和习俗。探究其缘由,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方面因为山东籍县令焦云龙的及时引导,让灾民在十几年的时间中完成了大迁徙。另一方面,迁徙到关中后,焦云龙又引导移民建立“大客(kei)家”制度,这个大客家就多数是第一代移民中有权威的家族中的长者,此人起着村长的作用。大客家确认后,再往后陆续过来的移民就由大客家负责安排临时栖身居住,甚至分给少许土地耕种,让新到的昌邑人有饭吃,有地方住。这种大客家制度保障了昌邑移民的生活,也直接导致了昌邑人扎堆集中居住。此外,陕西当地人的八点起床九点吃饭、播收之后墙根抽烟的悠闲生活,昌邑人又看不来。所以,昌邑人不愿娶当地女人为媳妇,当地人更不愿嫁给昌邑人。于是,这些扎根陕西的昌邑村之间相互通婚,形成了一种封闭独立的山东文化,让这里的昌邑话、昌邑饮食习惯、昌邑民居文化、昌邑的节日习俗得以良好地保留。
  譬如,陕西昌邑村的乡亲至今还保持的淳朴的昌邑乡间土语:他们把吝啬说为“嘎古”;把奶奶叫“mama”;把外婆叫“姥娘”;圆圈说为“嘎啦”;称鸽子为“布嘎”;称怕事之人说成“夹嘎拉头”;说晚上为“后晌”;称狼为“犸虎”。他们仍旧使用“吭”这个语气词,“吭?”为单字疑问语句,意指“是不是”或者“是吗?”
  陕西昌邑村结婚还保持“叫二送三”的婚庆风俗:结婚那天娘家父母不去,有送客(kei)两人,一男一女,顶多是两男两女。第二天回门时,娘家哥、嫂去“叫”。到第三日返回婆家时,娘家父母等主要亲戚去送。这种习俗在陕西当地也是一大风景。
  除了延续婚庆风俗外,陕西昌邑村在春节也沿袭老家守岁的传统,过年仍旧蒸年糕,吃年夜饭,年前要“蒸饽饽”,除夕晚上不睡觉,大年初一三点左右就逐户拜年,给老人磕头。本族之中,无论相隔多远,初一必给老人拜年磕头,一人不落。比如,蒲城的昌邑村——太平村在除夕请先人时,从墓地放鞭炮回来,还要在村子路口面向东磕头烧纸,以表示请故乡山东昌邑的先辈回家过年。
  此外,他们仍旧保持着隆重的初三“送先人”的仪式。每年大年初三天还不亮,家中长辈就领着子孙男丁在大门口放鞭炮开门,然后再在大门口、院子里、家堂供桌前分别烧纸。而后长者领着子孙男丁分别在大门口磕头送门神,在院子里的东西南北方向磕头送百神,在伙房门口磕头送灶王爷,在家堂供桌前磕头送先人。磕头完毕后,一家老小男丁就抱着鞭炮带着奠酒和烧纸来到村口,对着墓地的方向放鞭烧纸磕头,磕头时晚辈男丁嘴里还不断念叨着:“老爷爷老嬷嬷(mama)回去看门去扮(吧)”。这些繁琐的节日民俗仪式,在昌邑本地很少有人能记得了,但在这些陕西的村子里,却仍旧完美地继承着。
  在饮食方面,陕西昌邑村也仍旧保留着山东人的饮食习惯。他们还是爱吃豆酱,有“有酱不理咸菜”之说,酱炒鸡蛋和酱爆茄子是他们的拿手好菜。他们还保留了清明节吃擀饼卷鸡蛋的习俗。把揉好的麦面擀成直径一尺左右的圆形面饼,在鏊子上烙熟。然后把煮熟的鸡蛋剥皮放饼上揉碎,撒盐末,卷起来吃。近几年擀饼在阎良区振兴街道兴起来了,很受欢迎,这些年擀饼已经送到周边许多县,一些陕西当地人也喜欢上了擀饼。
引领关中的“山东客”
  多年来,随着陕西山东村的不断发展壮大,他们不仅引领了当地的经济建设,代代相传、原汁原味的风俗文化也在关中大地传播开来。
  山东人的赶集,在陕西叫“上会”,而因为山东人从事集贸生意的明显多于当地人,所以不少地方的“会”也变成了山东人的“集”,渐渐地,当地人也习惯叫“上会”为“赶集”了;具有“陕西八大怪”之一的陕西房屋构造一般“一边斜”,沿院子东西墙南北盖,并且只有向着院子一面半边斜屋顶,此结构房子四季不见阳光,而我们山东人的房子沿院子背墙,盖得高大宽敞,近年来,陕西人也逐渐开始建造东西向的房子,享受“阳光灿烂的日子”。
  从第一代移民到现在,来自孔孟之乡的山东人在陕西一直有着良好的口碑,有着“山东客”的说法。在陕西人眼里,山东人讲究礼貌,为人实在,勤劳智慧,不惹是生非,说话温和,一直以来都保持着知书达礼的优良传统。
“昌邑村”闻名陕西
  在这种浓郁的氛围中,这些扎根秦川大地的山东人,百余年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但建设了自己的新家园,也把祖辈带去的齐鲁文化耕织于秦川大地,成为中国移民史上文化融合的典范。而世世代代身在关中的昌邑人更是打拼出了彰显孔孟精神的精彩天地。在阎良一带的昌邑村中,哺育了副省长、国家级演员、作家、书画家、非遗传人等众多名人;而蒲城的昌邑村——六合村,拥有民营企业数十个,国家一级路桥资质企业一个,并被评为陕西省级明星村。
  而今,身在齐鲁大地上的我们可以自豪地喊出“西进潼关有故人”,因为在秦川大地上的一个个“山东村”与我们是一奶同胞,虽相隔千里,却有着同样的血脉,饱含着同样的乡愁和思念。自2004年开始,越来越多的陕西昌邑移民后裔通过互联网与家乡联系,也有不少人赶回家乡认祖归亲,亲身感受这片祖辈生活过的热土的气息。他们说,相隔越远,对家乡的思念越深,对亲人的眷恋也越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