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国华
真应该感谢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我的《每日一诗》,在微信朋友圈亮相后,坚持一个多月了,每日以一首原创作品奉献,就像一声早安,像一束鲜花,像一点惊喜,立刻得到了广泛关注、认可和支持。许多朋友既点赞鼓励,又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修改意见,多家媒体和刊物也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使我备受鼓舞,更觉得自己选择对头。有的朋友还调侃说:“你年轻时喜欢做文学梦,老来抓住一抹晨曦追梦,是不是忘了年纪,颠倒了时光?” 最初,我在朋友圈里转发文章,很少有原创作品,反响很小。这时我想,朋友圈喜欢新鲜的、原创的、充满正能量的消息和作品。转发不能人云亦云,应该有自己的主导观点,于是,我在以后转发文章时,就开始加感言,或短或长,提供正能量,引导向好、向善、向主旋律。偶尔也配发几句短诗,反响不错,使我深受启发,充满信心。这时我想,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为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添一把火、续一把柴。 我下过乡、扛过枪、参加过支援唐山大地震救灾,赴延安工作挂职,在部门干过主要领导,既有基层工作经历和历练,又有长期党政机关的履职经验,这都是我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值得自豪的是,我是河北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当兵时就在师政治部当新闻干事,在军地报刊上发表过大量文章和诗作,转业后搞过多年的文字工作,一直养成了勤于动笔的习惯,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搞创作奉献精神食粮。现在退休了,有了大把自己的时间,得干点自己想干的事,成就点过去想成成不了的活。但又考虑到眼下还要分担一些家务,没有长时间,写大部头尚有困难,但每日写首小诗完全有可能。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开辟了自己喜欢的《每日一诗》天地。目标定准后,我把许多年来保存的笔记、日记、杂记和发表过的文章翻腾出来,在脑海里发酵,拟定出若干小题目思考,哪个感觉强烈就先写那个。平时我把所见所闻关键词记下来,来了灵感就立马捕捉。奇怪的是,越写脑子里画面越多,越写素材越丰富,越写心里越充实越快乐。 有人会问,一天一首诗,哪有时间修改。这里我透露一个小秘密,我有一帮微信圈的朋友,其中有战友、同学、还有一帮诗友,初稿后迅速单个发给他们,他们马上有回应,其中不乏建言修改者,受到启发后立马采纳,删改庸词病句,充实推敲词句。最后发到朋友圈的诗稿,最多已经改过四遍。这样做,为《每日一诗》,提高了效率和质量。 有人还问,你的《每日一诗》,还能坚持多久,我轻松地回答不知道,一切顺其自然,像云朵飘过。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年轻时励志,咬定目标不放松;中年时历练,风风雨雨不言愁;老年时不退志,平淡欣赏夕阳红,也会抓住一抹晨曦追梦。趁我们还没忘初心,挑战自我、挑战黄昏、挑战晨曦、挑战不可能,寻找一些乐趣,也给后人留下些许靠谱的精神食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