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晓丽 通讯员 刘洋波 张强强
三天时间拆迁31户,每晚忙到12点……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高新区新城街道党员干部抓住节日群众在家的有利时机,带领6个拆迁小组,靠在一线,连续作战,实现了历时12年、7轮拆迁的河北张庄社区棚改完美收官。 这次高新区“史上难度最大、拆迁跨度最长”的棚户区拆迁工作,自去年8月底吹响攻坚剩余户“集结号”后,经过253个日夜的持续奋战,截至5月1日,涉及225户居民、2640间房屋、近22万平方米的搬迁工作圆满完成。 5月1日,开完最后一次拆迁总结会,已是晚上11点多。河北社区党委书记张士军记得,这样的调度会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早8点、晚10点,一天两次,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586户、2390人,位于健康东街与金马路交叉口西南角的河北张庄社区,是新城街道人口最多的村改居社区。自2005年启动拆迁以来,历经6次大的拆迁,到去年8月份,还剩225户未拆迁。拆不动就建不动,建不动就发展不动。高新区党工委对河北张庄社区棚改拆迁问题多次研究调度,提出限时拆迁清表的明确要求。2016年8月21日,河北张庄社区正式启动旧村址第7次拆迁攻坚。 棚改被称为天下第一难,河北张庄棚改攻坚更是难上加难。难到什么程度?张士军说,攻克第一户就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 再难也难不住新城街道党员干部想发展、要发展,为群众谋福祉的信心和决心。在棚改攻坚中,街道党委团结带领街居干部,以攻城拔寨的勇气,脱皮掉肉的干劲,干则必成的决心,攻坚克难、加快突破。把拆迁清表的现场作为干部比作风、比担当、比奉献的“考场”和“赛场”,把转变作风体现到拔钉攻坚上,班子成员带头顶上、靠上、拼上、豁上,一户一策做工作,一丝一扣解疙瘩。 工作中,该街道党委书记孙波始终靠在拆迁一线,现场调度指挥,脚踝骨折打上石膏后仍然坚守工作岗位,连续吃住在办公室,没有耽误一天工作。社区党员干部分工包靠、负责到底,有的延迟了手术,有的打着吊瓶坚持在拆迁一线,社区居委会主任付瑞斌出院的当天下午,立即下村入户做工作;坚持社区干部带头拆、带头让,先后有8名社区干部主动让出安置房。有个拆迁户故意提出“刻薄”要求:说是看上了支部书记儿子的婚房了,只要给他住,他立即签字。为了打开整村拆迁“突破口”,河北张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华庆二话没说,主动带头,把儿子新装好的婚房让了出来。张华庆的举动感动了拆迁户,他不仅自己同意拆迁,还主动加入了由拆迁户自发成立的“自改委”,说服自己的亲朋好友支持棚改。被称为“棚改五朵金花”之一的社区计生专干胡军梅,白天干好本职工作,晚上就和棚改小组一起入户。为了做通自己亲哥哥的工作,她主动让出了自己17.2万元的拆迁份额…… 干部的敬业和付出,得到社区群众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一些居民主动加入到拆迁工作中,主动为棚改代言,居民自改委队伍从最初的不到40人扩大到150人,队伍的壮大加速了棚改的进度。 在张士军的办公室里,挂了一张河北张庄的拆迁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了每家每户的户型,每攻克一户,便会在图上将其标注成红色。如今,从社区瓦房“一片红”到拆迁图上的“红一片”,河北张庄社区所有的棚改房屋均已被推倒,土地已经平整,被围挡拦住……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崛起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居住群,给百姓圆安居梦,为城市圆发展梦。 河北张庄社区棚改的完美收官,是新城街道党员干部低下头、弯下腰、沉下心,投身拆迁一线,真抓实干精神的生动写照,充分体现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接受任务不讲条件、推进工作不找借口、完成目标不打折扣的担当精神。今年,新城街道将把破解拆迁难题中激发出来的热情和干劲,转化为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强大动力,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狠抓责任落实,以实干担当的优良作风汇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