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外侨办“担当作为、创争一流”任务目标 1、对标一流、创先争优。省内对标青岛市,省外对标杭州市。全省外事侨务系统综合评价名列前3,单项工作进入全国前列。 2、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推动产业、企业、城市、人才、理念、规则国际化等六个方面128个重点项目建设。建设3个国际化社区,6个国际化学校,4个国际化医院。 3、搭建国际合作平台。举办东亚畜牧交易会及研讨会,启动东亚畜牧产品交易平台机制建设。推动联合国工发组织在滨海开发区建设绿色工业园区,推动其与我市开展食品安全领域合作交流。 4、推进城市品牌立体网络营销平台建设。推广“山东潍坊”公众号覆盖城市粉丝达90万,信息阅读量达6000万人次,软文推广达4000篇次,中外文关键词推广超过10个。不断提升潍坊城市品牌知名度和吸引力。 5、推进翻译队伍职业化改革试点。探索形成专业化、职业化机制,完善选拔、培训、管理、评估、奖惩、退出等制度,提高翻译队伍专业水平。 6、推进双语标识示范工程。统筹推进全市重点社区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交通基础设施的双语标识设置、改造工作,开展公共场所双语标识纠错活动,基本实现全市重点涉外场所双语标识全覆盖。 7、深化拓展友城交往,建设战略支点城市群。深化现有友城实质合作,在基础较好的城市探讨共建双城双园。年内市级及县市区新增10对以上友好合作关系城市。 8、发挥侨务优势,突出人才引进。面向5000万海外侨胞,团结凝聚潍坊籍海外侨领,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布局设立海外潍坊中心和人才工作站15家以上。 9、与国际一流院校开展深度合作。加快运营中美食品与农业创新中心,整合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资源引入顶级人才团队和产业项目。加快中荷农业食品创新暨人才培训中心签约落地并投入运营。推动与韩国新罗大学、德国雅各布大学交流合作。 10、推进落实重点合作项目。对接日本经团联、日中经济中心、三菱、东芝等重点商会和500强企业,突破对日合作。推进美国休斯顿LNG储备调峰中心、精准医疗中心等洽谈立项。 11、创新服务方式。开展深入基层一线“上门服务”“境外领事保护宣传”等活动。APEC商务旅行卡申办量及持卡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探索建立外国人来华邀请“白名单”制度,试点“最多跑一次”做法。 市地震局“担当作为、创争一流”任务目标 1、对标一流,进位争先。省内对标青岛市地震局、烟台市地震局,国内对标唐山市地震局、大连市地震局。业务工作居全省前列,力争地级市第一,在全国争当先进单位,各单项业务考核居全省前列。市直机关综合考核进位争先,位次明显前移,力争进入优秀行列。 2、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建成区域形变观测网、流动重力观测网、流动水准监测网;加强测震、强震台网运行管理,台网运行和资料分析在全省评比中获前三名;提高震情会商质量,提升年度震情趋势研究水平,进入全省前列。自主研发台网运行远程监视技术系统并投入运行,提高辖区内监测台网的运行保障水平。 3、增强地震综合防御能力。全面实施新一代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搞好地震小区划项目管理,完成潍坊市城区地震小区划结果基础数据复核,为城区规划和村镇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抓好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次生灾害源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估的服务和监管,确保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推广建设工程减隔震技术,加强抗震新技术应用研究,减隔震技术推广应用走在全省前列。 4、健全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地震应急预案建设,健全市县两级及市直有关部门应急预案体系,全面提高政府组织指挥抗震救灾能力。完善市县两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全省领先。强化全市13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建设,在全省率先开展以港口海域为背景的地震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全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覆盖率达100%。 5、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六进”宣教活动,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110场。学校新生防震知识培训率达到100%。全社会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达到90%以上。 6、提高审批效率。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行政许可实行阳光作业、一站办公、并联审批,窗口现场办结率达100%。对重大建设项目进行主动服务、跟踪服务,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防震减灾信息化系统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7、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增强“四个意识”,做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表率。加强学习研究型机关建设,干部队伍奉献精神、责任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明显增强;机关“庸懒散浮”现象得到根本扭转,工作作风明显改善,工作效能显著提升。 8、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对班子成员及科室主要负责人的日常管理,确保不发生违纪违法问题。 市再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担当作为、创争一流”任务目标 1、对标先进、创争一流。省内对标青岛城乡社区建设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国内对标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学习业务模式创新、风险防控、资本运营和再担保功能发挥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行业影响力、规范引领作用和业务创新能力走到全省前列。 2、增强担保再担保服务能力。2017年担保再担保业务额完成4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营业收入完成8000万元。 3、严控各项风险指标。制定涵盖项目考察、项目评审、保后检查、风险处置的全流程业务管控体系和业务操作规程,提高风险识别预警和控制化解能力,降低代偿风险,确保代偿率低于3%,代偿损失额低于3000万元。 4、全年小微和“三农”担保户数占比达到80%以上。推广“助保贷”“助农贷”“助贸贷”、创业担保贷款等“政银担”合作业务,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等普惠领域的融资支持力度,打造“政银担”合作的“潍坊模式”。 5、扩大合作范围,促进再担保功能发挥。推动银担合作深层次拓展,准入银行业务覆盖率达到70%(含)以上,开展业务银行总数达到14家力争16家。提升担保机构间合作水平,助力再担保业务在全市开展。 6、开展“管理提升年”活动,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推行4R运营管控体系,健全业务操作流程与风控管理流程,提升运营管理水平;以“党建+”品牌策略为引领,健全管理体系,完善工作制度,转变队伍作风,丰富文化建设,提升公司党建规范化水平和整体运营管控效率;建立以业绩为导向、收入与贡献相关联的内部分配机制,发挥薪酬绩效的激励导向作用,保障公司战略目标的有效实现。 7、打造专业化更强的运营管理团队。开展“知全局、精业务”学习日活动,组织参加外部学习培训,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强化学习培训及效果考核,提升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建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打造梯次合理的干部职工队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