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潍坊周末·北海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淘 换
柳山流苏节感赋二首
开启的柳笛
山里,樱桃红了
保税区深入开展“打霸治痞”专项行动
保税区发挥群团优势助推经济发展
保税区用足用活功能政策服务经济发展
故园槐花香
走过那个拐角
北海路街道作风引领推进跨越发展
2017年05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淘 换



  ◎李会启

  在俺老家,邻里间不用交易的方式相互取用小件稀缺或借用贵重的东西,都叫“淘换”。字典里的意解,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和环境被家乡人以特有的真诚、厚道,诠释成了物质流动与情谊传递的线,这根线把家乡人平淡琐碎的生活一点一滴地串起来,连成了一个透酸浸甜的时代画面。
  “狗蛋,去前邻你二大娘家淘换把子韭菜,再去你六嫲嫲家淘换两头大蒜。”狗蛋娘这么一喊,大家就知道,他那个馋酒的老爹又来了,家里没有备用的下酒吃食,只好向四邻淘换了!每每这时,被唤作狗蛋的皮实“猴子”,或带只瓢,或拿个篮,屁颠屁颠地就去邻家了。我的印象中,家乡人心眼实诚,坦坦荡荡,做事不藏着不掖着,一个个都是“穷大手”。那时,物资普遍匮乏、偏偏又流通不畅,淳朴的民风催化下,“淘换”便派上了大用场。谁家吃的用的东西不应手了,小到针头线脑,大到钱币票证,都可以去淘换,用这种方式互通有无,解决时艰,使得村里人困苦的日子过得踏实,贫乏的生活也有甜甜的滋味。邻里间淘换东西,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和约束,凭的就是感情和信守。
  小时候,我家里兄弟姊妹多,每年学校开学的时候,是娘最受难为的日子。为凑每人几块钱的书钱,娘陪着笑脸走东家串西家去淘换,有时一个晚上要淘换好几家。每每娘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从她那自哀自责的眼神里,就能猜得出,学费又没淘换齐。娘的那种眼神,让人恐惧得无法对视,这一幕现在还常常戳动我的泪腺。
  娘是个典型的农村家庭妇女,把“淘换”演绎得淋漓尽致。每每有上门淘换东西的,只要我家有,娘就会腾挪出来送给人家,娘为此赚了些好名声,邻里关系处得相当好。俺家有棵上百年的花椒树,枝枝杈杈布满怵人的尖刺,还有那刺鼻的味道,让我对它有种恨恨的感觉,娘却把它当成宝贝伺候。每年过了惊蛰,娘会围着花椒树的根部松土,挑一担清水满树泼洒,清洗一年的尘土,再施上一遍肥料,其他的树是没有这种待遇的。初秋季节,花椒籽由绿变红后,娘会趁着不下地干活的空儿,一嘟噜一嘟噜地连籽带叶剪下,晾晒。半干的时候,分堆、扎把,直至晾干,收藏。娘那布满老茧的手,常常被扎的麻酥酥的疼,但是,她开心,干得欢实。过年煮大肉,或者来春做豆腐乳的时候,邻里们纷纷上门淘换花椒了!娘一家一家的分发,数量拿捏得很好,往往打发完所有来人,家里就剩下些零籽碎叶了。
  淘换,物资匮乏的年代,丰富着邻里之间的精神世界。
  当下,淘宝正旺,淘啥来啥。可是,淘宝无法淘到淘换的那种意境!因为那个年代淘换来的,不仅仅是物质,重要的是和睦的邻里关系,还有不掺铜臭的纯真感情。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