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始终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做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
习近平会见韩国总统特使李海瓒
我国首个住房租赁条例公开征求意见
公开承诺“担当作为、创争一流”任务目标
2017年05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开承诺“担当作为、创争一流”任务目标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担当作为、创争一流”任务目标
  1、对标全国全省先进,全面创争一流。按照“四个城市”目标定位,省内在城管考评体系方面对标济南市,市容环境标准方面对标青岛市,国内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向杭州市看齐,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在全省保持领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以迎接中国人居环境奖复查为契机,全面提升城市宜居水平。集中力量对差距较大的指标和薄弱环节专项攻坚,塑造潍坊宜居宜业宜游生活城市品牌。
  3、集中打好“五项整治”攻坚战。开展城市违法建设、市容环境秩序、城市内涝、雨污混排、渣土运输等专项整治,美化城市容貌,提升城市品质。
  4、确保城市绿化继续走在全省前列。按照“五无”标准深入开展精细化整治,抓好设施设备提升,创新社会绿化形式,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全面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5、打造国内知名的“潍坊环卫”工作品牌。中心城区主干道100%推行道路深度保洁模式,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市域范围高标准全覆盖,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
  6、打造“靓丽潍坊”城市照明工作品牌。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提升城市照明节能水平,完成东风街等7条道路LED改造及超级wifi设备安装,主干道亮灯率保持在98%以上。
  7、实施城区道路硬化工程,提升市政设施养护管理水平。实施道路改造和微表处理工程,推进月河路快速路工程,实施桥梁加固维修工程,市区道路完好率保持在98%以上。
  8、优化公共自行车站点布局,做好“两个轮子”民生工程。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推进有桩公共自行车与互联网自行车互联互通,满足群众的多方位出行需求。
  9、供气供热保障能力和覆盖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引入中石化济青二线实现三大长输气源供气,城市管道燃气普及率达到82%以上;开展供热管网“汽改水”和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72%以上。
  10、确保城市供水、节水、污水处理工作稳定在全省前列。加强监管保证供水安全,中心城区自来水计划用水率达到100%,现有污水处理厂全部按照一级A标准达标运行,污水处理费征缴率居全省前列,城市污水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11、建立“服务、管理、执法”三位一体城市管理体制,打造城管执法群众最满意城市。实施“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健全执法制度、规范执法程序和自由裁量行为,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提升执法队伍建设管理水平。
  12、建立集“重大决策、统筹协调、监督考核”为一体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服务平台。完善城市管理网格化考核机制和问题处置评价机制,实现县(市)级数字城管系统与市级平台的联网对接,保持平台在全省、全国的领先地位。

市国土资源局“担当作为、创争一流”任务目标
  1、对标一流,进位争先。对照“四个城市”建设要求,瞄准一流城市,省内对标临沂市,省外对标盐城市国土资源局。学习其土地管理、矿产资源、测绘地理信息等方面先进理念和做法,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先进集体,政务信息考核成绩力争全省系统第一。
  2、加快山东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基地发展,支持新旧动能转换。协调推进北斗地理信息产业园二期工程和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园科技孵化中心建成。加大招商推介,争取北斗相关产业落户基地,基地再新引入7家企业(项目)。
  3、优化审批流程,继续保持“全国工人先锋号”。应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开辟绿色通道,建立审批集中办理机制,缩短审批时限,提升审批效能。全面推行建设用地报件网上审查,规范预支指标流程,加快报批进度。
  4、积极保障建设用地供给。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市重点项目规划用地规模1.64万亩,力争第一序列获批。坚持新增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重点保障现代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农村社区等项目。领跑全省工业用地供应改革,全年盘活城镇低效用地1.2万亩,全市前五年平均供地率75%。
  5、争取资源,释放试点政策优势。规范推进节地挖潜三项国家试点,挂钩复垦耕地6000亩,工矿废弃地复垦耕地1000亩,全力保障低丘缓坡指标报批。推进智慧潍坊时空信息云平台国家试点,年内通过验收。
  6、保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全省系统领先。在全省率先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动态更新机制。0.05米分辨率航拍影像数据面积、三维数据生产面积力争全省系统第一。率先实现2.5维数据市县一张图,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全省系统考评保持前列。
  7、强化耕地管控,加强生态保护。完成全域995万亩基本农田划定“五项任务”,超额完成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开展耕地占补平衡市场化运作和土地整理项目规划竞争试点。打造土地整治精品工程,改善生态环境。
  8、规范矿政管理,保持安全稳定。推进矿业绿色发展,构建保护与开发利用新模式。建立科技管矿信息化系统,提高监管质量。与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共建“潍坊市地质勘查与地质灾害应急技术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建设山东省实物地质资料库潍坊分库,年内完工投用。
  9、履行部门职能,积极保障民生。创新不动产登记便民模式,稳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疑难业务。打赢脱贫攻坚战,投资1.6亿元为临朐寺头黄山村引进扶贫光伏发电项目;争取1000万元以上的省财政精准扶贫土地整治示范资金。
  10、执法监察工作继续保持全国先进。率先出台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建立共同责任机制,强化科技执法,全面落实“三扣三停三禁”施治措施,继续保持“零通报、零约谈、零问责”目标。

潍坊市智慧潍坊建设办公室“担当作为、创争一流”目标任务
  1、对标一流、进位争先。省内对标威海市智慧城市建设,国内对标无锡市智慧城市建设,学习标杆城市先进经验做法,创建新型智慧城市,支撑和引领“四个城市”建设。
  2、云计算中心初具规模。健全云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全市云计算集约化、规范化、绿色化建设。推动相关县市区及市直有关部门数据中心和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向云计算中心迁移,支撑超过70个部门(单位)的100个左右的业务系统应用,将我市云计算中心打造成省内重要的云计算节点。
  3、搭建全市统一的物联潍坊公共服务平台。支撑全市各领域物联网应用的集约建设;开展智慧泊车、智慧农业等领域的物联网创新应用;引导我市通信运营商建设覆盖市区及重点应用范围的NB-IoT物联网络;成立华为(潍坊)物联网应用创新研发中心,吸引国内物联网公司来潍落地发展。
  4、建成大数据交易中心。成立潍坊市大数据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搭建大数据交易平台,制订大数据交易规则,发展大数据交易中心会员,开展大数据交易服务,争创全省大数据交易许可。
  5、建成思爱普潍坊先进制造创新中心。推动SAP公司与我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成创新中心。引导和推荐首批10家重点企业启动创新成果孵化,运用创新中心平台推广工业4.0科技创新成果,支撑我市智能制造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
  6、“潍V”智慧城市云服务平台深入推广。在关爱幼儿和老人,便捷就医、旅游、健身、出行,社区服务,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提升“潍V”平台服务能力和水平。新建智慧幼儿园50家,对市中医院等开展智慧医院升级试点,对5家养老院、15家景区、8条公交线路进行智慧化改造,建成100家智慧社区,扩大“潍V”作为智慧潍坊门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平台服务用户达到120万人。
  7、云支付广泛应用。开发以手机NFC(近场支付)功能为支撑的全虚拟化市民一卡通,实现医保卡绑定、公交车、公共自行车、图书借阅卡、景区门票、日常生活缴费的手机便捷支付,让市民享受到手机即钱包的品质生活。实现虚拟市民卡用户达到120万,交易额突破1亿元。
  8、潍坊市政府门户网站创先争优。推进全市政府网站群的集约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工作,健全政府网站运行监管、内容协调和技术支撑等机制措施。在全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保持地市级前10名,山东省地市级第1名。
  9、完善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扩大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接入范围,实现5个县市区和38个市直部门的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编发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编码规范、核心元数据、目录编制指南等3个标准规范。完成38个市直部门和单位的信息资源目录梳理和编目。开展省市两级信息资源共享交换试点,实现跨层级、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担当作为、创争一流”任务目标
  1、对标国际先进城市建设理念,打造宜居宜业城市。按照“四个城市”建设要求,瞄准国际一流城市,省内对标青岛市,国内对标杭州市,学习先进地区在城市建设方面的理念和做法,发扬“多一份使命担当,多一些亲力亲为,多说行少说不”的“三多一少”精神,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棚户区改造、城镇化发展、房地产与建筑业转型发展等重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2、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站南广场片区东起白浪河、西至清平路,南起潍胶路、北至胶济铁路,总面积33平方公里,加快完善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动能转换示范区、高端产业聚集区、转型升级引领区。 
  3、打造国内一流区域交通枢纽。按照建设全国高铁物流枢纽城市的要求,加快高铁新片区开发建设,年内启动高铁站房、站前广场、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2018年10月与济青高铁同步投入运营,打造潍坊城市新门户、交通新枢纽、产业新高地和生态新空间。
  4、城镇化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全省前列。按照“一群引领、两河贯通、三带隆起、统筹城乡”的城镇化发展空间布局,加快“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农村社区”四个层级协同发展,推进“三个市民化”,指导诸城、寿光做好国家、省级城镇化试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增长2个百分点、达到60%以上,全省城镇化综合考核继续保持优秀位次。
  5、强化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产业支柱地位。加快房地产转型升级,提升产品品质、公共配套和物业服务水平,年内建设精品楼盘30个,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00亿元。做大做强建筑业,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全年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税收达到全市税收总收入的20%。
  6、棚改旧改惠民生。推行“裁执分离、自改委、公开听证”等群众工作法,保障项目开工建设,年内启动棚户区改造8.6万套以上,位列全省第二。加大融资保障力度,全年融资申贷100亿元以上。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年内改造老旧小区121个、2.9万户,惠及群众10万人。
  7、绿色低碳城市建设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加快中美低碳生态试点城市建设,推进绿色建筑三年行动,年内全市新建绿色建筑1000万平方米以上,打造“百年建筑”。实施“绿水鸢都”海绵城市建设行动,年内建成海绵城市面积24.2平方公里,新建地下综合管廊10公里。
  8、打造精简高效审批服务。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限,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继续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建设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发展服务最优的发展环境。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