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风筝会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风筝会特刊
 
标题导航
高密:文化名市建设风生水起
2017年06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密:文化名市建设风生水起
  ▲泥塑艺人在瑞典现场教当地小朋友制作泥塑
  ▲胶河生态发展区南山梨花节场景
  ▲现代茂腔戏《红高粱》剧照
  ▲中国(高密)第七届红高粱文化节开幕式
  ▲高密市2017年春节文艺展演
  ▲东北乡文化发展区盛开的油菜花场景
  红高粱影视基地“单家大院”场景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今年以来,高密市围绕潍坊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文化名市”新目标,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和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精心打造“红高粱”文化品牌,助推传统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和经济强势,开辟出一条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升级发展新路径。
文化特色旅游
如火如荼

  风吹大地铃儿响,雨润田园菜花香。在东北乡文化发展区,红高粱影视基地首届油菜花风铃节吸引了大批游客。抬眼望去,420亩油菜花迎着近万枚风铃尽情绽放,似一片片金色的海洋,前来踏青赏花的游人们纷纷驻足、拍摄,欣赏这番别样的田园风光。
  目前,占地3000多亩的红高粱影视基地已成为旅游胜地,花脖子山寨、单家大院、十八里坡、高密县署、乡村动物园、乡村游乐场等6处主要景点日趋完善,开工建设的高粱地民俗小吃村、红高粱欢乐农场,完成主体建筑的民国风情商业街,种类多样的主题演艺活动和游客互动体验项目,进一步增加了景区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今年清明假期,红高粱影视基地接待游客近7万人次。
  高密市将莫言文学作品中的“红高粱”文化元素与历史文化、民俗人文、现代农业等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策划组织了新春庙会、梨花节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节会活动,实现了镇域旅游和观光农业的提质增效。同时,大力发展特色观光采摘农业,着力打造松兴屯村、玉玲珑庄园、李家埠村、东浦菇乡生态园等以葡萄、樱桃采摘和食用菌旅游观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实现了文化旅游与农民增收的有机结合。
  高密市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全市特色文化资源的区域分布和产业特点,规划设立南部文化发展区、东北乡文化旅游区、西部汉文化保护区和生态农业观光区,形成了以“红高粱”文化旅游为主体的高密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为解决文化产业市场体系松散、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探索建立“部门+公司”的新型管理模式,成立高密市红高粱文化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并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为“红高粱”文化旅游打造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创意支持。
  高密市以重点项目为抓手,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目前全市共有在建、拟建文化产业项目30个,其中过十亿元重大项目8个,过亿元项目7个,总投资逾122亿元。其中,投资16.7亿元的高密东北乡文化旅游区项目被列为“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莫言家乡平安庄村被推荐为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资金支持项目并获得省旅游局资金扶持,中国红高粱36°微电影文化创意基地项目被列为“第四批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山东惠影科技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被命名为“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文化发展成果
普惠城乡

  进公园闻花香品书香,在社区免费观看百场文艺演出,自发性的群众文化活动遍布城乡……在高密,群众身边的文化设施越来越健全,城里有一流的大剧院,农村有完备的活动场所、健身器材,一张覆盖高密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已经基本形成。
  为建立健全文化惠民体系,扶持基层文化设施建设,高密市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对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规划展览馆等实行五馆联建,并全部免费开放,其中,图书馆、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发挥本地历史文化名人众多、当代名人辈出的优势,先后建成莫言文学馆、历史名人馆、张建中艺术馆、单应桂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扶持成立高密当代美术馆、刘铁飞美术馆、夷安五子艺术馆等私立美术馆,名人馆群建设初具规模,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接触、欣赏到高雅艺术。综合文化站、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公共电子阅览室、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等实现全覆盖,乡村文化小广场建成率达到70%;镇级图书馆已建成7个,全部实施图书“一卡通”服务。目前,该市已初步形成以市艺术剧院、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为龙头,以镇街综合文化站为枢纽,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村文化大院为基础,以民间文艺演出团队为补充的多层次、多体制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优秀文化活动是文化惠民的有效载体。高密市每年组织举办春节街头展演、新春联欢晚会、“红高粱”文化节系列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1000多场次。每年组织开展文艺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四进”活动,书法、音乐等高雅艺术和剪纸、茂腔等传统民间技艺共生共融,深入群众,传统文化更接地气。在“红高粱”文化的影响下,民间文艺团体风生水起,该市庄户剧团等各类文艺团体近千家,群众真正广泛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尽享文化发展成果。
  高密市通过举办高密民间艺术创意大赛、民间艺术精品展、非遗赶大集、非遗进社区进校园、文化遗产日宣传等20多项非遗展示展览活动,非遗保护逐步深入人心。成立23处高密市级非遗传承场所,建成高密茂腔、扑灰年画和民间艺术3处非遗综合性传习中心,其中,40名茂腔少年班学员已成为该市艺术剧院的骨干力量,有力地保障了茂腔剧种的发展传承。目前,高密市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个、省级8个、潍坊市级23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名、省级12名、潍坊市级34名,发展民俗文化产业品种40多个,姜庄扑灰年画、聂家庄泥塑、李家村红纸春联等一批独特的文化产品,已经逐步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8000余人。
“红高粱”文化品牌
越擦越亮

  高密市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特别是莫言创作的小说《红高粱》和张艺谋拍摄的同名电影,使“红高粱”和“高密东北乡”走出国门迈向国际。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更加提高了高密文化的知名度。红高粱坚韧不屈的秉性与高密民俗民情紧密吻合,使“红高粱”作为一个富有独特个性的地域文化品牌,在高密被越擦越亮。
  为打造“红高粱”文化品牌,高密市连续举办了七届“红高粱”文化节,今年将举办第八届。以“红高粱”文化为统领,一年一个主题,逐年深化,进一步扩大了“红高粱”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红高粱文化节成为凝练地方文化、打造城市名片和彰显文化产业实力的重要平台,大大提升了高密“大禹封国、三贤故里和莫言家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同时,红高粱文化节作为一次全方位的综合展示,充分展现了高密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推动“红高粱”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和延伸,“红高粱”已经成为高密的一张靓丽新名片。
  在红高粱文化效应的影响下,为破解文艺创作总体规划不规范、精品力作偏少、创作激励机制不健全等瓶颈,高密市发挥政府奖项的带动作用,从2014年开始评选“红高粱文化奖”,推动高密的文艺创作走上新的高峰。其中,首届“红高粱文化奖”评选活动,共收到书法绘画类作品近400幅,民间艺术作品137件,声乐、器乐、舞蹈、戏曲等类别举办了10场比赛,申报节目565个,参演人员3000多人。去年开展的“凤城文化英才”评选活动,有力推动了文艺人才成长和文艺精品创作,目前,该市书协、美协、民协等各类文艺家协会共拥有会员2000多人,仅中国书协会员就有11位,涌现出了一大批反映改革建设实践和科学发展成就的优秀作品。以莫言小说《红高粱》改编的大型现代茂腔戏,创作编排后,巡回各地演出,先后捧回了第八届“泰山文艺奖”导演奖、入选山东省2015-2016年度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和第十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新创作优秀剧目展演等殊荣。今年拟拍摄茂腔实景电影《红高粱》,目前正在积极筹备中。
 本报通讯员王喜进 王翔文/图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