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刘建宁)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怎样真正让党员打牢“学”这个基础、抓好“做”这个关键,做到“四个合格”?昌邑市奎聚街道党工委坚持问题导向,成立帮教党支部,将不合格党员纳入其中,对其进行教育转化,提升党员觉悟和认识,保持党员队伍纯洁性和先进性,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地生根。截至目前,已有16名党员接受帮教管理,成功转化13名。 准确界定党员范围。一是明确不合格党员标准。依据《党章》规定具体确定多次不参加支部组织的学习活动、信谣传谣、组织纪律涣散等18种表现为不合格党员的标准,做到界定有依据。二是突出民主测评。聘请公证部门全程监督,入户走访开展全员测评,重点测评服务群众态度、办事是否推诿扯皮等工作作风问题,对确定的不合格党员,将其党组织关系转入帮教党支部,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帮教学习。 科学合理设置内容。对于转入帮教党支部的党员,以“六个一”为抓手实施帮教。即:每月参加一次公益活动,每月进行一次党章党规、纪律处分条例学习,每月写一次帮教心得体会,每月对党旗宣誓重温入党誓词,每月向原工作单位报送一次帮教后心得体会,每月向帮教党支部全体党员介绍一次心得体会。 针对结果分类管理。帮教期满前,帮教党支部安排专人到重点帮教党员所在村(社区),采取个别谈话方式,征求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意见,并结合其在帮教党支部表现形成综合评价材料,提出评定意见,提交镇街区党(工)委讨论研究。对评定为合格的,将其组织关系转回所在村(社区)党支部管理。对评定为不合格的,由帮教党支部书记与本人谈话,劝其退党。劝而不退的,先将其组织关系转回所在村党支部,按组织规定程序履行除名手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