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强“红色堡垒” 培树“红烛先锋” 引导“红心向党” |
昌乐创新打造中小学党建新格局 |
|
|
本报讯 (通讯员郑鑫)每一名党员就是一面党的旗帜,在昌乐县的56所中小学校中,有2237面鲜艳的“党旗”在高高飘扬,凝聚着全县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该县创新体制机制,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深入实施“校园党旗红引领行动”,大力推进“红色堡垒”“红烛先锋”“红心向党”三项工程,创新构建全县中小学党建新格局,为全面优化教育环境、整体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了方向指南和坚强组织保障。该县被确定为“潍坊市中小学党建创新体制机制先行区”。 筑强“红色堡垒”,提升学校党组织引领教育发展的凝聚力、战斗力。该县在成立教育工委、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两个百分百”的前提下,创新学校党组织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将全县划分为“四个责任区”,教育局党委班子成员分工包靠,一体评价,并纳入其年度履职考核体系;同时,根据学校区位和类别,在全县组建了8个“学校发展合作共同体”,定期开展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工作论坛交流,促进了党建与教学业务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考核,形成了互相借鉴、抱团发展的党建工作推动新格局。此外,该县还突出抓好关键少数,严格实行党组织书记(校长)述职评议制度,采取学校师生评、家长评、“两代表一委员”评、社会各界评等多种方式,对学校党建和办学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评估结果作为班子年度考核、干部任免奖惩、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培树“红烛先锋”,激励党员教师教书育人作表率、争一流。围绕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该县以“红烛先锋”创建为抓手,分学段、分学科评选“党员名师优课”“党员示范课”,鼓励党员教师争做专业“领头羊”,倡导学校党员教师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和比奉献、比业绩、比作风“三亮三比”活动,正面引导、正向激励广大党员教师无私奉献、教书育人,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过程中打头阵、当先锋、作表率。为壮大党员队伍,该县积极搭建成长平台,创新实施了“双培”工程,把优秀教师培养成教学骨干,把教学骨干吸引到党员队伍中来,近三年共发展教师党员100多名。此外,该县在加强教师全员绩效考核管理中,突出业务能力和师德素养“两大核心”,用好工作量、教育质量、师德表现“三把尺子”,在全县树立起了“教育质量就是职业尊严、工作业绩就是至高荣誉”的鲜明导向。 引导“红心向党”,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上水平、见实效。该县在加强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着力构建全员育人体系的同时,积极创新活动载体、拓宽育人渠道,探索建立了“两轮驱动”红色教育模式,引导青少年从小认识党、贴近党、热爱党,不断丰富和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此外,各学校还充分利用红色教育基地和邀请“五老志愿者”现身说法等,开展以“六进”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国情、了解党辉煌发展历程,进一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圆梦中国责任感。今年以来,全县各学校开展党史国史教育进校园活动87场,参与学生5万余人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