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内国际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我国确立中国特色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
建军90周年主题展对公众开放
四大效应助力就业形势持续向好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国务院发文推进“双创”深入发展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半年利润总额增长22%
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
预防病毒性肝炎 从接种疫苗开始
2017年07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预防病毒性肝炎 从接种疫苗开始



  每年的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世界肝炎日的宣传主题是:规范检测治疗,遏制肝炎危害。病毒性肝炎对世界上数亿人造成影响,导致急、慢性肝脏疾病,每年导致近140万人死亡,严重危害广大群众健康。
  病毒性肝炎是一组被称为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病毒性肝炎最有效的措施,国内现有预防病毒性肝炎的疫苗有甲肝疫苗、乙肝疫苗和戊肝疫苗。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常见消化道传染病。本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因食用或饮用受到污染的食品或饮水而感染,特别是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水产品,如牡蛎、毛蚶、蛤类、醉蟹等,极易造成甲型肝炎的暴发或流行。一般认为成人感染甲肝病毒后多表现为显性感染,且病情较重。患过甲型肝炎或感染过甲型肝炎病毒的人可以获得持久的免疫力,能预防再感染。目前我国通过对儿童实施甲肝疫苗接种来防控甲型肝炎的传播。儿童在18月龄接种1针甲肝减毒活疫苗;或在18月龄和24—30月龄各接种1针甲肝灭活疫苗,便可有效地预防甲型肝炎的感染传播。30岁以上的成人如果不是经常外出就餐或周围有甲肝感染者,一般是不需要接种甲肝疫苗的。但对于经常集体就餐或外出就餐的人,没有抗体的最好去接种甲肝疫苗。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其主要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而与感染者共饮共食、共同工作、一般生活接触、打喷嚏或咳嗽等日常生活接触方式不会造成传播。目前乙型肝炎没有根治的方法,预防接种乙肝疫苗是唯一能预防乙型肝炎感染的有效途径。我国大多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来源于母婴垂直传播及儿童早期的感染,因为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无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一旦感染了乙肝病毒,则易成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1岁婴儿感染乙肝病毒后,将有90%以上的人会变成慢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由此可见,新生儿预防乙肝尤为重要。所有的新生儿都应当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并按照0、1、6月龄的免疫程序,完成3剂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对于接种乙肝疫苗后未产生抗体或抗体水平较低者:16岁以下儿童,建议再接种3针10μg乙肝疫苗;16岁以上成人,建议再接种3针20μg乙肝疫苗。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炎性坏死为主的肠道传染性疾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是人畜共患病,猪、牛、羊、猫等都是戊肝的动物宿主,被感染的家养或野生动物可直接传播或通过污染水源传播本病。戊肝病毒在70℃以上便可杀灭,煮熟的猪肉可以放心食用。临床上戊肝病例多见于青壮年和老年人,尤其是孕妇感染后的病死率较高,但儿童和青少年以亚临床型感染为主。目前,戊肝疫苗已经上市,且在多地已经广泛使用,采用0、1、6个月3剂免疫程序。建议16岁以上的人群接种,特别推荐用于感染戊型肝炎风险较高或感染后病情较重的人群,包括食品从业人员、学生、部队官兵、育龄期妇女、慢性乙肝患者、老年人等。
  防控肝炎,维护健康,要从我做起,从接种疫苗开始。     王颖馨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