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专版
 
标题导航
高新区重奖优秀教师打造教育名区
风筝冲浪海上遨游
滨海20万吨/天海水淡化工程奠基
全域是景区 处处是景点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
着力打造活力城市
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市转办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第二十九批)(2017年9月7日12时—9月8日12时)
2017年09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域是景区 处处是景点
——临朐探路全域旅游培育“旅游富县”新动能



  □本报通讯员 刘明志 王建
  镇山、名泉、红叶、奇石,183个乡村旅游资源点和688处古文化遗址让这方山水全域是景区、处处是景点;“旅游+”三产,跨界融合中布局工农结合、文化联姻、生态返利;帐篷酒店、房车露营、23个旅游大项目、32场旅游大活动打响“好客山东乡约临朐”品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四个城市”战略,为临朐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提供了遵循,以全域化视角谋篇“旅游富县”战略,实施“旅游+”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全域旅游、全景临朐。
问计供给侧改革——
  从各景点强基固本切入,塑造品牌叫好又叫座

  “全域旅游”理念的提出,倒逼临朐旅游资源大整合、旅游项目快推进,加快旅游大县向旅游强县的崛起。
  围绕塑造乡村旅游核心品牌,临朐布局“一轴双核四带五大组团”,量身定制休闲体验、科普教育、“舌尖”品味、民俗寻迹四大主题游。亮出组合拳,集中开发龙潭湖露营度假公园等26个大项目,打通环西南部乡村旅游专线,推进蒋峪大集、沂山索道等景区升级。升级旅游营销模式,设立“全域旅游看临朐”微信公众号和智慧旅游平台,同时通过举办节会提升景区魅力指数,目前,已举办中国(寺头)红香椿文化旅游节、齐鲁嵩山杏花节等大型旅游节会30余场次。
一村一景、一镇一品——
  从抓点连线到全域覆盖,再到集群转调创

  村村有特色、处处是风景,是临朐发展全域旅游优势所在,更是主旨所在。55个村达到美丽乡村标准,三分之一的镇成为省级绿化模范镇,点上有特色、线上有示范、面上成规模的全域旅游版图在提质、扩面、全覆盖上马力全开。
  外有景观映衬、内有产业支撑,临朐全域旅游内外兼修打造“绿富美”。以“三化四好五美”为目标,美丽乡村与传统古村落、农林水利等一并规划,既面面俱到,又一村一景,年内新建美丽乡村60个。坚持“一镇一品、一村一特、一户一点”原则,镇域旅游与新型城镇化融合,打造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宜居宜游宜商的特色旅游镇,目前已建成4个省级旅游强镇、3个省最美风情小镇和1个省特色小镇。深挖“美丽经济”,将全域旅游与景区建设、生态农业、有机林果等业态结合,形成北部花卉苗木、中部林果瓜菜、南部黄烟的板块产业。
以相加之法得相乘之效——
  “旅游+”三产跨界融合,打造旅游经济升级版

  全要素融合、全产业发展,临朐探索“旅游+”三产深度融合、跨界发展模式,烹制出全域旅游“满汉全席”。
  “1+1>2”,在“旅游+”加法驱动下,临朐旅游跨界融合释放“乘数效应”。“旅游+农业”加速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转型,打造出宋香园生态世界、油用牡丹等休闲农业旅游示范园区;“旅游+工业”促进品牌工业与旅游“结亲”,目前华艺雕塑获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旅游商品研发中心。远不止此,临朐还将旅游与养老服务业互动,重点打造沂山、辛寨松泉湖、嵩山揽月岛养生度假基地,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