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专版
 
标题导航
水清河畅景更美
《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高密力促产业转型升级
保持“准狠韧”的劲头抓作风
建设过硬教师队伍 努力打造教育名城
张小梅率团赴陕西福建两省考察学习
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市转办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第三十批)
2017年09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过硬教师队伍 努力打造教育名城
——全市教师队伍建设硕果累累



  □本报通讯员 井光进 徐媛媛
  在第33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市中小学校长教师队伍建设佳绩频传:33位教师荣膺省特级教师、23位教师被评为正高级教师,全市正高级教师达到59名、省特级教师达到117名,均为全省第一;校长职级制改革和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做法作为全国典型被纳入教育改革创新案例……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牢固树立“人才强教”意识,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措施,坚持不懈推动教育制度创新,使潍坊教育成为全国的“样本”。教师队伍正成为助力“四个城市”建设、打造教育名城的强力人才支撑。
  不断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加快实现教育家办学。我市作为国务院确定的“探索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深化和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市,目前已经建立起校长公开遴选、后备人才、职级评定、绩效薪酬、任期交流、优秀校长延期退职、教育局长任职资格等制度体系。2011年以来,全市已有14980人报名参与校长后备人才考选,先后有469名校长从城区交流到了农村、从优质学校交流到师资薄弱学校、从高中(初中)交流到初中(小学),优秀校长成为推动教育公平的关键因素。
  在全国率先完成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激发了广大教师活力。以成为全国三个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市之一为契机,我市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了体现教师职业特点、统一的教师职称制度。全市所有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教师全部对应到新的职称序列,中小学教师流动的体制性障碍被打破,激发了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在中小学设立正高级职称,2017年,全市有18名中小学教师、5名中职教师新评为正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达到59名,位居全省首位。提高中小学高级和中级教师岗位设置比例,全市核增中级岗位5467个、高级岗位5559个,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努力扩增优秀师资队伍,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我市连续10年将新教师录用纳入对县市区、开发区教育工作综合督导评估,坚持“有编即补”“退补相当”,新教师引进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5年间,全市共引进新教师11014名,其中80%分配到农村学校,46%分配到小学。优先发展乡村教育,近年来先后启动实施“农村小学校校新进一名英语大学生计划”“农村学校音体美教师引进计划”“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师补充计划”等,补充引进新教师2514人。
  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育部全国首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我市在按需设岗、分层聘任、合同管理、绩效激励等方面深化推进改革,整个教师队伍呈现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良好态势。推进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引导教师从教以德为先。建立起覆盖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满意度调查制度,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连年位居全省第一,2016年更是达到95.27%。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