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薛静)“现在不用带身份证,只要用手机,就可以实现身份证认证并办理业务了。”近日,在市公安局办理业务的市民李先生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我市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一号一平台一窗口”,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远在“云端”的大数据征信真真切切地融入社会生活、百姓日常,展开了一幅“大数据助力公共信用”的鲜活画卷。“一号”,即手机电子身份证,为国内首创。该系统以公安户籍信息系统为基础,通过人像识别、视频对讲、联网核查等方式,实现用户身份认证,现已获公安部立项。市民用户通过手机进行多维度验证,可获取身份证手机二维码,继而畅享“一机在手、通行全城”的便利生活。“一平台”,即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据了解,截至目前,共享平台数据总量已达到3900万条,陆续接入市发改委、公安局20个部门和诸城市等6个县市,推动信用信息互通互联互享,为全市社会信用平台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共享支撑。“一窗口”,即借助“潍V”手机APP“V派”,让市民享受到城市通行证便利服务。该系统以手机APP方式集成居民电子身份证、医保卡以及银行卡、公交卡等,实现市民购物、消费、充值、医保等的移动支付,以及交通出行、事项办理等手机便利化生活应用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