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环境就是民生,改善环境就是改善民生。当前我们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信访问题整改,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不仅是政治任务、发展要求,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群众诉求、着力增进民生福祉的坚定行动。各级各有关方面必须切实提高认识,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决抓好环境保护各项工作。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全社会对生态环境这一公共产品的需求急剧上升,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对于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生态环保在群众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已成为群众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能不能有效解决各类环境问题,显著改善群众生活环境质量,是对各级党委政府政绩观、公信力和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也是对所有企业社会责任、形象信誉的现实检验。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的信访问题,来自于群众信访举报,是群众反映强烈的身边环境问题,事关民生实际,事关民心民信,事关和谐稳定。我们要认真严肃对待群众反映问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推进整改,确保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信访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群众直接举报的问题也要高度重视、迅速出击、查实情况、立行立改。要把工作成效体现在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提高上,做到“案结事了,群众满意”。同时,要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深入开展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按照每个行业、每个领域具体的规定和标准抓好自查自纠,全力解决各类环境问题,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显著提升生活环境品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我们一定要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迫切期待,加大攻坚克难力度,着力补齐生态短板,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让老百姓享有更多绿色福利、生态福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生态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