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在我市持续升温
北宫南街:施工垃圾待清理
巩固斑马线上的文明
全市“做主人、争先锋、我与城市共提升”主题活动现场会召开
我市完成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工作
郑汝海同志逝世
申永柏同志逝世
2017年11月23日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2017年11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巩固斑马线上的文明



  徐炳涛

  一段时间以来,礼让斑马线在我市蔚然成风,车辆齐刷刷停下礼让行人的场景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但近几天笔者发现,礼让斑马线的氛围比前段时间有所减淡,不但主动礼让行人的车主明显减少,见到行人走在斑马线上却仍旧鸣笛通过的情景也开始复现。斑马线上的文明亟需巩固。
  实事求是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我们必须勇于承认一个事实:近两个月来的礼让斑马线盛况,从根本上是“罚出来的文明”,而非“自觉性文明”。若非“记3分、罚款50元”的处罚规定,若非交警部门动真格处罚,若非许多人证实因没有礼让斑马线而受到处罚,仅靠宣传,仅靠个人道德自觉,不可能“一夜之间大家都礼让斑马线”。
  法律是文明的保证。“罚出来的文明”并不需要讳言。无论美国、德国还是新加坡、韩国,公民的文明素质都是用法律教育出来的,也就是“罚出来的”。据资料显示,在新加坡,随地吐痰者第一口将被罚1000新币(约合人民币4900元),第二口罚2000新币。习惯成自然,时间久了,公众的行为习惯养成了,“罚出来的文明”也就潜移默化为“自觉性文明”了。
  处罚不是目的,但为了保证文明习惯的养成和持续,处罚不能放松。在文明现象被“罚出来”之初,一旦松一松,一定会反弹。如果一个又一个斑马线前抢道的车主没有得到相应处罚,就像当初因抢道被处罚时一样,也会一传十、十传百,引来更多人效仿,致使不文明现象重新抬头。
  行百里者半九十。巩固斑马线上的文明,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持久战,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