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蹄疾步稳启新篇 |
滨海区12天完成机构整合人员聘任工作 |
|
本报讯 (记者赵宁 通讯员王勇钢 张超峰)滨海区勇涉改革深水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大刀阔斧推进机制体制改革工作。从12月7日,滨海区召开体制机制改革动员大会,到12月19日,短短12天时间,滨海区顺利完成大部门整合、全员岗位聘任工作,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人人思进、人人思干成为滨海主旋律。 市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9次会议召开后,滨海区立即着手、马上行动,在《改革方案》及相关配套办法反复修改的基础上,通过连续召开会议对改革任务步骤作出详细部署,把改革政策转化为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改革行动。“我们所有工作挂图作战,明确重点改革任务和重要时间节点,超前谋划,快速推进,分工责任到人,明确完成时限,倒排工期,确保了改革顺利进行。”滨海区体制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李复胜告诉记者。 在创新管理体制方面,滨海区实行“大经济运行”“大开发建设”“大财政管理”“大审批”“大执法”等大部门管理,原来的48个部门单位整合压减为19个“大部门”和4个经济发展一线经济服务部门,实现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一个法定机构对应服务一类市场主体,明确“管委会—工作部门—个人”三个层级的扁平化管理架构,大部制整合解决了职能交叉、条块分割和多头管理问题。目前,各部门正副职、部门内设机构正副职已着手谋划年底和明年工作,掀起了比、学、赶、超的工作热潮,实现新旧体制机制有效衔接。 此次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打破行政事业、编制内外身份界限,实施无差别的人力资源管理。今年34岁的王德明从事过财政、国资、法制、金融等工作,由于工作能力突出及业务经验丰富,在竞聘中,他从一个国有企业总经理被聘任至滨海区金融管理局担任“一把手”。此次改革,让很多有能力的人员有了更多机会和选择,开发区还将有34个中层管理岗位面向全国公开招聘。聘任制的实行,打破了身份界限,引入了外部竞争,让不少“体制内”的干部职工增强了紧迫感和责任感,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大幅提高。 此次改革改变了过去的用人方式,由“单项选择”变为上选下、下选上的“双向选择”,让更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脱颖而出。35岁的孙波之前在滨海产业园任副主任,由于他工作认真扎实,能力出色,五六个部门的“一把手”抢着要,最终他成功竞聘滨海区金融管理局副局长一职。 滨海区从管理体制、全员聘任、绩效考核、薪酬分配四个领域紧锣密鼓地稳步推进改革,下步将开展KPI指标设置、绩效考核办法制定及薪酬体系设定等工作,以体制机制改革活力增创发展新优势,激发蓝色跨越新动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