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产业 搭建合作平台 |
我市为乡村振兴铺上碧绿底色 |
|
|
本报讯 (记者潘来奎 通讯员赵玉杰 申燕祥)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绿色是乡村振兴的底色。如何更好地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脱贫攻坚,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现代林业,成为林业现代化的一个重点所在。去年以来,我市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民生林业,结合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以及“新六产”重点,扎实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发展特色产业,实施兴林富民工程。我市以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兴林富民工程,推进林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青州贝隆杜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杜仲种植开发基地、诸城华山农林科技万亩榛园示范园、昌邑市鼎立薄壳核桃种植示范园、安丘沃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文冠果种植开发基地等特色园区为依托,逐步建成生态和产业协调发展、特色和优势突出、结构和布局合理的林业产业体系。 壮大林农组织,带动林农增收致富。我市大力支持新型农民经营组织发展壮大,重点扶持林业种养大户、家庭林场和联户经营,推动林业合作社实现由数量扩展向质量提升转变,支持和引导农民林业合作社以林产品和产业为纽带组建联合社,逐步形成以市场为主体,合作组织、村集体和农户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 推进森林保险,构建民生林业风险屏障。我市把森林保险工作列为重点改革事项来抓,大力宣传,正确引导,全方位、多角度做好政策解读工作,让广大林农和林业企业经营者充分了解森林保险的政策性,增强保险意识,鼓励林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投保,引导散户林农、小型林业经营者主动参与森林保险,提高林业生产经营者抵御风险的能力,为全市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发挥专业优势,指导林农及时做好灾害预防,积极协助财政、保险部门,做好补贴申请和风险评估及灾后查勘定损工作。据统计,2017年全市已签订政策性森林保险面积101.26万亩,全市因受灾理赔面积0.59万亩,理赔金额高达174.5万元,为广大森林经营者撑起了一把安全伞。 搭建合作平台,提升林产品品牌知名度。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林业品牌带动战略,全面提升林产品知名度和企业竞争力,各县市区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绿色产业,积极打造知名品牌,激发林业新活力,品牌林业不断提档升级。2017年,市林业局积极组织21家市级重点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和林业龙头企业参加中国菏泽林产品交易会,共获得各类奖项19个,为我市宣传林产品知名品牌,涉林组织或企业交流合作、洽谈业务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