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行业亮点·工商行政管理
 
标题导航
打造医养结合新模式
“大医至善 爱如阳光”主题晚会举行
勇当乡村振兴“排头兵”
深化平安建设 护航潍坊发展
我市荣获全省实施“银龄安康工程”一等奖
市科技馆春节期间运行时间确定
中信银行潍坊寿光支行开业
2018年1月27日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潍坊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预报
2018年01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化平安建设 护航潍坊发展
——我市创新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于哲
  2017年,全市公安机关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运用新的社会治安理念、知识和技术,统筹各方面力量、资源和手段,推动社会治安实现共治善治、共建共享,努力提升平安建设的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坚持融入大局,注重共治善治,增强综合治理社会化合力。全市公安机关主动把公安工作融入党政工作、综治工作、党建工作,在全市探索实施了“平安指数”运行机制,依托公安机关掌握的影响治安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案件警情、交通事故、消防警情等各类警情数据,动态分析每一个县市区、镇街、社区(村居)及任意区域的治安状况,得出“平安指数”。一方面推送基层公安机关精准指导打防管控;另一方面推送综治部门,由其分解落实到村居、小区、场所单位,督促落实主体责任、实施综合防治。通过“平安指数”这一杠杆,压实了党政部门维稳责任传导链条,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平安建设,全市36.6%的村居、56.7%的居民小区实现“零发案”,“小数据”撬动了“大平安”。以此为契机,依托政法综治大调解体系,在所有公安派出所设立了人民调解室,借力人民调解员队伍进驻,前置介入,警民联调,达到了矛盾有效化解、群众认可满意的效果。同时,积极推动建立110社会联动和警情分流处置机制,将“110”报警服务台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搭建互联互通平台,接到非警务类群众诉求事项,即时推送到“12345”热线处理,非警务警情分流率达到50%,既有效释放了警务资源,又整合了政府服务,回归了部门本职,增强了治理合力。
  坚持智慧治理,创新科技应用,提高控防管服智能化水平。全市公安机关将信息化建设纳入“智慧潍坊”总体发展规划,融合各类数据、资源、手段,强推科技信息手段建设应用,着力构建“数据警务”品牌。把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全覆盖与智慧城市、平安城市同步规划,集约化建设、规范化联网、智能化应用,全市实时接入公共视频监控联网平台3.6万路,实现了“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借助广电“村村通”网络,将视频监控接进村居值班室和村民家中,使群众在家中就可以看到周边重点部位视频图像,提高了群众参与群防群治的积极性。突出预知预警、合成作战、智能管控,运用大数据、智能语音、图像识别等先进技术,研发应用车视频“神眼”、视图云、伪基站“终结者小哨兵”、智慧社区APP等系统平台,开展犯罪预测项目开发,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处置向主动预测预警预防转变。   
  研发应用智慧交通综合管控系统、智慧消防云平台,实现对交通、火灾事故隐患的敏锐化感知、自动化分析、智能化管控。强化数据支撑,通过市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平台引进数据资源1.6亿余条,打破公安内部31个业务系统信息壁垒,整合共享数据资源994类100亿余条,构建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实现了数据资源的治理融合。
  坚持主责主业,实行打防联动,提升风险管控实战化能力。全市公安机关着眼实战实效,实行集中打击、专项整治、整体防控有机结合,打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坚持以打开路,自去年4月份开始,在全市部署开展为期半年的破案会战,实行合成作战,全市刑拘数、逮捕数、移诉数、侵财案件移送起诉数同比分别上升148.77%、50.65%、89.84%、109.51%;成功破获10年以上疑难命案积案15起,占全省积案破案数的40%,其中15年以上命案8起。深入开展打霸治痞专项行动,打掉黑恶霸痞团伙187个,抓获处理黑恶霸痞分子850名,破获案件611起,净化了下半年村级组织换届环境。坚持以防为主,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立足地面、空中、海域、地下、网上“五位一体”布局,在市县城区实行“专业化处警、常态化巡防”工作机制,在重点场所和要害部位设立21处反暴恐“1分钟处置点”常态武装执守。坚持综合整治,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对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和危爆物品领域和寄递物流行业,坚持“传统+科技”,实行源头管控、日常监管、动态查控,督促单位主体责任落实,综合整治安全隐患,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坚持固本强基,强化源头防控,实现治安要素实时化管控。全市公安机关紧紧抓住全省公安基层基础建设三年攻坚战的有利时机,着眼基层,打牢基础,增强治安基本要素管控力,提高了警务实战的支撑根基。加强社区警务建设,推进社区警务工作与社区治理工作深度融合,与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机结合,实行组织领导一体化、工作保障一体化、开展工作一体化。特别是针对农村社区警务基础相对薄弱的难题,大力推进一村一警务助理工作,全市9991个自然村全部落实“一村一警务助理”工作,协助社区民警开展工作,建立了覆盖全市每个村居的工作体系,延伸了工作触角。紧紧抓住人、地、事、物、组织、网络等治安基本要素,以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场所、标准地址为重点,在全市开展全警“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并与国土、规划部门实时对接,确保基础要素及时、准确、动态、全面。坚持边采集边应用,以采集促应用,将采集的“一标三实”基础信息充分应用于维护稳定、治安防范、打击犯罪、服务管理等公安业务工作,通过“一标三实”破获案件数、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数同比分别上升23%、108.5%。
  坚持法治引领,突出以人为本,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全市公安机关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以贯彻实施中央《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为契机,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着力构建“规范警务”品牌。作为公安部首批“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始终坚持眼睛向内、正视问题,强化执法监督,改革受立案制度,在县(市、区)公安机关全部建设案件管理中心,推行刑事案件法制部门统一审核、统一出口“两统一”机制,严格落实执法全程录音录像制度,全面应用“执法办案闭环管理系统”,完善错案预防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机制,促进了严格规范公正执法。正确处理维稳与维权的关系,牢固树立民本情怀,对涉及维权的维稳问题,坚持在党政和职责部门依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对涉及其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打击处理。坚持依法治网,建立常态化网上公开巡查执法机制,开展打击整治网络政治谣言和有害信息专项行动,及时发现并依法震慑制止网络违法犯罪和不良言行,有效净化了网络环境。认真贯彻国家“放管服”政策要求,规范派出所证明出具工作,对涉及行政许可、窗口单位、110接处警等3大类48个工作事项,向社会依法作出公开承诺,定期发布履诺、践诺情况,打造了依法服务新模式。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