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践行新理念 新作风展现新作为 |
——2017年市国土资源局工作综述 |
|
|
▲2017年12月20日,全省地勘储量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我市国土资源局在会上作典型发言。通讯员于志龙摄 |
|

|
|
□本报记者 薛静 通讯员 曹培敬 梁丽丽 2017年以来,市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全市“一三四七”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全力做好保发展、保资源、保权益“三篇文章”,各项工作取得了新业绩、实现了新突破。在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系统先进集体的基础上,2017年荣获全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先进集体、全省系统年度工作先进单位、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优秀单位等市级以上荣誉40多项,被市委、市政府荣记集体三等功。 主动作为 全力推进“四个城市”建设 优化布局突出重点,“调出”规划空间最大化。争取新增用地空间14.7万亩,有效解决了规模倒挂等问题,将高铁片区、站南广场、新机场等重点项目片区纳入规划,完成全市25个重点项目1.3万亩用地预审,保障了“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用地。用活用好联合储备、单独选址、年底调剂等指标争取途径,全年共争取使用各类新增建设用地计划3.32万亩。 精准配置用地计划,“控出”指标使用效率最大化。实行现代产业竞争性用地机制,优先保障大项目、好项目用地,统筹1500亩指标,精准投向20个优质项目。供应各类建设用地5.82万亩,通过验收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腾出流量指标6000亩,上报低丘缓坡试点用地779亩,进一步拓宽了用地空间。 构建用地新机制,实现集约高效最大化。大力推广“零增地”发展模式,诸城市被列为全国首批13个节约集约用地“四个创新”示范点之一。出台《市区房地产用地供应管理办法》,建立配套制度,实施“限地价、竞配建”出让方式,促进了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完善机制,助推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山东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目前已有123家知名企业和研发单位落户基地,累计投资147.6亿元,实现产值81亿元,利润5.6亿元。加快智慧潍坊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建设,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验收的地级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三固三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实时更新机制,采集了市区及周边726平方公里高分辨率航拍影像数据,基础测绘成果使用在全省系统领先,先后为济青高速、城区快速路、中心城区交通优化提升等重点工程提供数据保障。 提升管理水平 政务服务能力实现新突破 保护土地资源,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五项任务,全市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995万亩。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推进土地整治,全市共验收土地整治面积6.38万亩,新增耕地8260亩,精准扶贫土地整治示范工程进度居全省前列。 发展绿色矿业,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编制完成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推进露天矿山专项整治,科技管矿信息系统率先通过省厅验收。持续开展矿产勘查开采秩序集中整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等行动。潍坊市地质勘查与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建成使用,山东省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潍坊库揭牌运行,昌乐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 强化执法监管,维护资源利用管理良好秩序。深入开展国土资源矛盾隐患排查化解,出台《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建立共同责任机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共同监管责任,实现了“零通报、零约谈、零问责”目标。执法监察案卷评查优秀卷宗数量和总分全省第一。 着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提速机制。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实现网上并联,用地预审由20个工作日缩短为7个。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审批事项回访等制度,建立审批事项目录清单、权力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优化服务链条,对市级审批的采矿权登记等10项业务实行“零跑腿”网上办理,对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等6项业务实行“只跑一次”现场办理。研究出台《关于对房屋与土地登记信息不一致等不动产登记问题的处理意见》,与多部门实现不动产登记数据共享,稳步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 锻造“国土铁军” 汇聚事业发展新能量 突出党建引领。提升党建规范化水平,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制定基层党建突破项目方案和党建责任、问题和任务“三张清单”。 狠抓党风廉政。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深化廉政教育,开展明察暗访,完善防控机制,率先在全省系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重点检查。 拓展教育培训。实行分类分级培训,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与井冈山革命传统学院联合开展2期红色教育,在青岛农业大学举办基层所长培训班。 深化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坚持以上率下,健全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构建起科学严谨的党委工作机制。推行“2+N”对标学访模式,在全市会议作典型发言;开展国土榜样评选表彰和弘扬“四种精神”征文活动,修订完善千分制考核办法,健全作风建设七项机制,扎紧制度“笼子”。 打造文明群体。以德育教育为抓手,以文化建设为载体,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在全市系统开展“不忘初心国土人、牢记使命敢担当”文艺调演,定期开展书画摄影比赛、羽毛球比赛等文体活动。 建设法治国土。印发《抓基层强基础深入推进法治国土建设实施方案》等5项依法行政制度文件,有效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拓宽政务公开渠道,获全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先进单位。 完善激励机制。制定职称竞聘指导意见,出台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意见,8个项目获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奖,获奖总数居全国第一方阵;5个项目获全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地科杯”征文投稿数量、获奖层级和篇数全省系统领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