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亓家庄的“获得感”
新春佳节献爱心
小山村里的笑声和掌声
通了天然气 家暖心更暖
新春“三下乡” 送福到农家
年画赶大集 法律带回家
2018年02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山村里的笑声和掌声



  □本报记者 刘晓杰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个很好的机遇,我们不仅要在生产上努力发展产业,生活上还要提高自身文明素质,把我们的家园建成美丽的乡村。”2月10日,在临朐县冶源镇燕子崖村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春茶话会,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和笑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借助绿水青山、田园风光、绿色产业、乡土文化等资源,转型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全域旅游等绿色生态产业;要大力开展绿色生态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共同保护绿色家园。”34岁的马云强是村里云居山里家庭农场的主人,他给村民细心地讲解着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方面的内容。2008年,马云强大学毕业后,到北京打拼,创办了一家文化传媒公司,经营得红红火火。2014年春节,回老家过年的马云强受村里的邀请,返乡承包了700多亩荒山,发展家庭农场,带动全村经济发展。几年的时间里,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不荒了、打上井了、村民腰包鼓了……村民逢人就竖起大拇指。
  “要想开垦村里的荒山,就必须有水,而我们燕子崖村恰恰是一个缺水的村子。燕子崖村户籍在册47户,125口人,现在常住人口20户,30口人,多是些孤寡老人,村民们吃水都是用水窖。”村支书臧明臣介绍,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马云强自掏腰包在山上打了一口190米深的机井,这口机井不仅仅供山上用水,他还将水源引到了山下的燕子崖村,为村民们免费供水。这不,快春节了,马云强又给乡亲们准备了年货。
  “带动村民致富不能只埋头种地,还要学习新思想、了解新政策,眼下特别重要的就是党的十九大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好政策。”马云强说。为了能够及时地给村民们宣讲好政策,组织大家学习种植技术,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组织村民到他的农场办公室开会,大家可以对村里发展情况出谋划策,一起奔致富路。
  “我现在在农场里打工,不仅可以照顾家,还多了一份收入,日子也越过越好了。”村民冯恩华高兴地说。马云强的农场吸纳了村里的老少爷们到这里打工,带领着村民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逢年过节他还给村民们送上生活用品,哪家有困难他也会积极帮助。
  因为自己所从事的文化传媒工作离不开互联网,马云强深知互联网的力量。他说:“山上主要是种植农作物,我希望借助‘互联网+’将深山里的农作物推广出去,把农民手里的东西卖出去,形成产业链模式,带动村民一起发展。”
  振兴乡村,还要让乡村美起来。有美丽的乡村,才有美丽的乡愁。要结合实际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我们村自然风光好,景色优美,现在发展种植业的效益很可观,今后我想先把村里的通村大路给修了,成立农业合作社,解决农作物的销路问题,把农家乐办起来,借助村里的自然条件发展乡村旅游,让更多游客走进我们这里,感受我们这里的淳朴村风和美丽景色。”马云强说。“相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不远的将来,燕子崖村必将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之地。”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