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风筝会·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图片49
图片50
新时代 新乡村
2018年04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时代 新乡村
  ▲道德模范畅游湿地 王静摄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对“三农”工作做出的新的战略部署,为我国农业农村再发展指明了新方向。百万寿光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殷切叮咛,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建设品质寿光、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迈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实步伐。
  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2017年,寿光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统领,实施“大棚两改”、智慧农业、种子种苗和质量监管等工程,实现了品质农业发展新跨越。“大棚两改”持续推进,全市新建高标准大棚6000多个,新建园区8000多亩,大棚升级、农民受益。
  产地环境不断改善。2017年,新增“沃土工程”面积3万亩,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3万多亩。科技化水平大为提升。羊口镇订单农业、双王城无土栽培、稻田燎原蔬菜优质优价等新模式全市铺开。
  “机器换人”成为现实。智能温控、自动卷帘机、补光灯等新设施推广应用,用手机就能远程控制,大棚成为“蔬菜工厂”。
  “种业硅谷”加快建设,搭建研发平台,整合优势资源,实现自主培育蔬菜新品种50个,种苗年繁育能力15亿株。农业大数据监管平台、农产品生鲜溯源平台开发投用,实现了从种植到交易、从种子到盘子的全链条监管。培育发展新动能,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农村电商“新六产”迅猛发展。
  寿光现代农业发展成果和美好前景,吸引了在外的白领、大学生们回乡种棚创业,成了名副其实的“棚二代”。寿光市旺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齐炳林研究生毕业后,看到寿光农业的广阔前景,放弃出国留学,回老家建棚创业。现在建了100多亩的园区,年收益100多万元,带动周边老百姓就业200多人。
生态宜居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底色。寿光的乡村,处处有美景,满眼皆绿色。怡馨苑、弥清苑等近百个农村社区,新楼房拔地而起,农民乔迁新居;“政府投、群众捐、社会助”多元融资,12亿元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普惠乡村,硬化路面1000多公里,实现柏油路村村通,新建、维修排水沟渠900多公里,栽植苗木200多万株,安装路灯1.3万盏,水电管网和省级标准化卫生室覆盖率达到100%,提前一年完成近8万户的改厕任务……净化、绿化、硬化、亮化、美化“五化”提升工程全面完成,基础设施上档升级,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生态环境整治提升了乡村颜值。蔬菜秸秆实现资源利用,纪台镇秸秆还田、洛城街道浮桥村沼气利用等模式逐步推广。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开展环保问题大排查大整治,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部实现经济能源改造,镇街区管道天然气通气率达到53%;沿19条主要河流两岸,推行“河长制”,全面整治“八乱”,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新生小城市”、特色小镇不断涌现……天蓝了、水清了,乡村越来越美了。
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2017年,寿光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抓手,持续实施乡风文明行动,重塑乡村文明内核。移风易俗经验在全省推广,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写入村规民约,成为村民共识。
  弘扬孝老敬亲传统,孝心少年、“新二十四孝”等系列活动持续开展,圣城街道北关村孝心示范、台头镇三座楼村幸福院试点等成为典范。
  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100多处,农村广播村村响3000个,文体广场、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等文化阵地不断完善,构筑村民精神家园;“周末群众大舞台”“文艺四季”等系列文化活动常年开展,实现“群众点单、政府送餐”;每年基层文艺培训1千多场,培养文艺带头人9000余人次,田间地头欢笑不断;400多名传统文化志愿者投身乡村、千场儒学课堂、道德讲堂等点亮乡村文明……“推窗见文明,出门有文明”,2017年,寿光以全国第五名的优异成绩勇夺全国文明城市殊荣,乡村文明更加和煦,“村村有好人、人人当好人”蔚然成风。
治理有效
  乡村治理,关键在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寿光全力打造过硬党支部,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3050名村干部实现连任,2485名农村能人选进了村班子。换届换出了精气神、换出了战斗力。
  实施“能人回村”计划,动员在外经商、办企业的致富能人回村任职,发挥他们思路宽、资源多的优势,担当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台头镇北洋头村、稻田镇张家营前村、化龙镇马庄村经营土地、建公寓楼,实现集体经济保值增值和村民收入增加;洛城街道东斟灌村、文家街道桑家营子村、孙家集街道泽科村培育“一村一品”,打造特色优势农业。圣城街道东关村、洛城街道屯西村通过资本运作,实现集体资产迅速膨胀。
  治理有效,制度是保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市、镇街、社区、村四级党群服务体系;开通阳光村务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户、随时随地都能获取村务信息;党组织领导下的“自主议事、自治管理、自我服务”的村级治理模式全面推广。确定每月15日为“农村工作日”,党员群众民主讨论决策村级事务,推动农村治理逐步走向规范化。
生活富裕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目标。在寿光,产业的融合发展直接带动了农民发家致富。2017年,寿光农民人均住房面积41平方米,户均存款15万元。全市存款余额达到925亿元,成为全省第一个存款突破900亿元的县级市,这些存款有一半以上来自农民。
  民生保障是富裕生活的压舱石。寿光在教育、医疗、社保、救助等民生方面投入持续加大,市财政每年用于民生方面的投入80亿元以上,群众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逐年提高,社会保障兜底机制不断健全,教育条件不输城市,优质医疗就在身边,各项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如今的寿光农民,开着货车种棚卖菜;开着轿车进城购物,生活充实而富足。在寿光,农民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初心不忘,方能回答时代之问;匠心守之,才能给人民交上满意答卷。2018年,广大寿光人民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信念,撸起袖子加油干,奋力谱写新时代寿光乡村振兴的华丽篇章。
  (黄海艇 宋胜刚 刘瑞全 张永升 赵徳彦 付瑶)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